按正常排產計劃,從軋制、檢驗、倒棱、修磨、探傷、改鋸、收集,再到最后發貨,3天要完成1600多噸車軸鋼的訂單任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馬鋼特鋼公司面對這份加急訂單,與時間賽跑,從軋制結束到完成發貨,同等情況下比過去縮短了近50個小時,創造了該公司投產以來的發貨速度新紀錄,不僅贏得了企業信譽,而且還贏得了該客戶追加的新訂單。
9月7日晚,馬鋼特鋼公司接到通知,山西一家重要客戶臨時需要追加15個批號、共1600多噸車軸鋼訂單。這對于該公司而言是喜,也是急!喜的是,在市場寒冬,每一份訂單都來之不易;急的是,訂單要求9月13日軋制,9月16日發貨。如果不能及時兌現,就有可能造成客戶生產線的停產。
時間不等人,從該公司領導到產線職工,大家只有一個念頭:不僅要按時完成1600多噸車軸鋼生產和發貨任務,而且還要保證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
調整生產計劃,穿插組產,對現場進行實時監控、日夜動態調整,科學計算不同的火車車廂車型的裝載能力,積極與鐵運公司溝通、申報合適車型,減少每一趟車皮的運輸成本,提高每一節車皮的裝貨效率———該公司生產安全部臨時“諸葛會”提出了這一“金點子”。
9月13日6時30分,該公司軋鋼生產線開軋第一支車軸鋼;15時,兩個軋制批號試樣帶著高溫提前1天由現場待命的生產安全部司機李正濤快速送往技術中心檢驗。為了每個批次的力學、低倍等檢驗結果在第一時間反饋到生產線,該公司技術質量與產品服務部工程師張樹山盯完性能試樣之后,匆匆趕往生產現場;軋鋼分廠精整作業區作業長夏慶、主操吳軍連續精準作業;行車作業長崔子文、主操周能凱密切聯系軋線各跨行車過跨、過磅……產品在各工序間接力棒似的迅速傳遞。
9月16日16時,經過該公司軋鋼分廠成品大組長崔濤的現場指揮,第一批200噸車軸鋼伴著火車的鳴響,駛向太原。
9月18日凌晨2時,最后一趟火車車皮駛入馬鋼特鋼公司成品庫,剩余車軸鋼產品裝車僅用了不到3個小時,隨后發往客戶。至此,1623噸車軸鋼全部發貨完畢。
據了解,該客戶對此次馬鋼特鋼公司的表現非常滿意,隨即表示將陸續追加新的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