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從攀鋼相關部門了解到,經過五個月連續攻關,攀鋼高爐渣提鈦項目運行穩定,不僅為低溫氯化提供了合格的碳化渣,更為攀鋼的高溫碳化、低溫氯化戰略提供了有效支持。截至目前,高爐渣提鈦項目碳化鈦的含量提升了1.8%,噸渣電耗下降420千瓦,噸渣成本下降1146元,粒度已滿足下道工序生產試驗需要。
據了解,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攀鋼便致力于摸索高爐渣提鈦產業化技術的工藝流程。到90年代,攀鋼探索出了高溫碳化、低溫選擇性氯化、水洗尾渣制作建筑材料的工藝流程。2009年,攀鋼高爐渣提鈦產業化中試線正式建成并試運行。經過不斷優化設計,攀鋼項目技術人員攻克了大量技術難題。目前,該項目經濟技術指標達到了最初設計標準,并實現了階段化目標。
高爐渣提鈦項目是攀鋼當前正在開展的重點科研項目之一。其所側重開發的高爐渣高溫碳化—低溫選擇氯化工藝,其主要產品可以用作氯化法鈦白及海綿鈦的直接原料,是典型的、具有攀西釩鈦資源特色的技術路線。
有關專家表示,攀鋼高爐渣提鈦項目一旦實現經濟化、規模化生產,不僅可以鞏固和提升普通高爐冶煉釩鈦磁鐵礦傳統工藝流程的優勢,而且有利于突破國外企業對攀鋼鈦產業高端技術的封鎖,將為國家資源的綜合利用和地方經濟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為推進高爐渣提鈦項目產業化,攀鋼今年進一步完善了高爐渣提鈦中試線管理體制,成立了項目推進領導小組,組建技術研發、生產運行、設備改造等相關專業組,并集聚優勢資源和關鍵要素,全力推進高爐渣提鈦項目產業化。攀鋼釩負責搞好高爐渣高溫碳化中試線生產組織,保證設備穩定運行,加強成本管控;鈦業公司負責進行碳化渣低溫氯化中試線管控;攀鋼研究院集中力量研究高爐渣提鈦工藝技術,并為項目的經濟技術指標和設備性能優化提供技術保障。
在項目攻關過程中,承擔高爐渣高溫碳化中試線生產任務的攀鋼釩煉鋼廠高溫碳化作業區持續開展工藝優化完善,形成了兩個以職工名字命名的先進操作法;加強管理優化,深入推進作業長制度,大力推行功能承包、委托加工,促使各項經濟技術指標不斷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