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社報道,中國正在推動出臺相關規定,提高新建房屋中的鋼材使用量,以此來緩解因經濟增速放緩而加劇的鋼鐵供應過剩局面。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相比目前建筑物每平米用鋼量約50公斤,如果將用鋼量提高至150公斤(330磅),不僅可以消化過剩產能,還可以提高房屋質量。因談話沒有公開,知情人士要求匿名。
知情人士稱這項提議是在中共五中全會上提出的。盡管政府并未表示是否會考慮這項提議,但是在五中全會上討論此事說明了一定程度的較廣泛支持。
增加用鋼量
本月1日,重慶官方媒體報道稱,重慶市長黃奇帆敦促本地鋼鐵制造商和房地產開發商共同增加建筑和基礎設施建設中的用鋼量,旨在消化大規模的供過于求。他說,市政府應該在其五年計劃中提升用鋼量。
11月30日,《中國建設報》報道稱,浙江省省長李強、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錢建民等一行至浙江省重點建設項目“精工綠色集成建筑科技產業園”參觀考察。期間,李強表示,鋼結構的抗震性能、可回收再利用、建筑污染少、施工周期短等優點決定了鋼結構建筑值得推廣。
英國商品研究所集團駐北京研究經理PaulButterworth指出,城市建筑中,每平米用鋼量在70公斤左右,不過國家與國家之間存在不同使用率。從全球標準來看,提高建筑物鋼鐵使用密度的要求,并不常見。
雖然中國的建筑商通常更傾向于使用較便宜的鋼筋混凝土,但是隨著經濟發展他們將向更持久耐用的鋼結構建筑轉移。至少自2013年以來,中國政府一直在討論提高用鋼鐵使用量的途徑。
此外,中國政府正在重整國有行業,旨在消除過剩產能和過剩勞動力。受累于全球大宗商品市場需求破軟,中國鋼鐵廠遭受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