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以來自鋼鐵行業的企業、高校、研究院為主要完成單位的5個“鋼鐵圈”項目獲得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根據獲獎項目目錄(通用項目),5個項目分別是: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推薦,由鋼鐵研究總院、首鋼京唐、華菱漣鋼、河鋼邯鋼、重鋼、山鋼股份濟南分公司主要完成的高效化微合金化鋼板坯表面無缺陷生產技術開發與工程化推廣應用;由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推薦,由中冶京誠、興澄特鋼、中冶連鑄、湖北新冶鋼、北京科技大學主要完成的高品質特殊鋼大斷面連鑄關鍵技術和裝備開發與應用;由廣東省推薦,由暨南大學、廣東省工業技術研究院(廣州有色金屬研究院)、廣州有色金屬研究院新豐耐磨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廣州市天河區金棠表面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江西銅業集團(德興)鑄造有限公司、浙江裕融實業有限公司、安徽省鳳形耐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的節材耐磨損鋼鐵材料制造技術研發與工業應用;由陜西省推薦,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同濟大學、長安大學、陜西建工集團總公司、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西大學主要完成的鋼—混凝土組合結構與混合結構體系關鍵技術及其工程應用;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推薦,由北京科技大學、首鋼礦業、華北理工大學、北京礦冶研究總院、北京速力科技公司、中冶北方主要完成的露天轉地下高效轉型建設大型數字化地下金屬礦山的研究與實踐。
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授獎295項成果和7位外籍科技專家。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42項,包括一等獎1項、二等獎4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6項,包括一等獎1項、二等獎65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87項,包括特等獎3項、一等獎17項、二等獎167項;授予7名外籍科技專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根據獲獎項目目錄(通用項目),5個項目分別是: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推薦,由鋼鐵研究總院、首鋼京唐、華菱漣鋼、河鋼邯鋼、重鋼、山鋼股份濟南分公司主要完成的高效化微合金化鋼板坯表面無缺陷生產技術開發與工程化推廣應用;由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推薦,由中冶京誠、興澄特鋼、中冶連鑄、湖北新冶鋼、北京科技大學主要完成的高品質特殊鋼大斷面連鑄關鍵技術和裝備開發與應用;由廣東省推薦,由暨南大學、廣東省工業技術研究院(廣州有色金屬研究院)、廣州有色金屬研究院新豐耐磨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廣州市天河區金棠表面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江西銅業集團(德興)鑄造有限公司、浙江裕融實業有限公司、安徽省鳳形耐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的節材耐磨損鋼鐵材料制造技術研發與工業應用;由陜西省推薦,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同濟大學、長安大學、陜西建工集團總公司、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西大學主要完成的鋼—混凝土組合結構與混合結構體系關鍵技術及其工程應用;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推薦,由北京科技大學、首鋼礦業、華北理工大學、北京礦冶研究總院、北京速力科技公司、中冶北方主要完成的露天轉地下高效轉型建設大型數字化地下金屬礦山的研究與實踐。
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授獎295項成果和7位外籍科技專家。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42項,包括一等獎1項、二等獎4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6項,包括一等獎1項、二等獎65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87項,包括特等獎3項、一等獎17項、二等獎167項;授予7名外籍科技專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