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衡量的是鐵礦石、水泥、谷物、煤炭和化肥等資源的運輸費用,被視為全球工業活動的指標。
對于該指數的下跌,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申正遠向《證券日報》記者分析:“BDI指數下跌主要因為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大,國際貿易相對低迷,且原物料行業不景氣,大宗商品運輸需求下降;此外,石油等燃料價格低迷,也影響了BDI指數。”
大宗商品指數跌跌不休
“BDI指數大幅走弱的原因主要是市場對于船運需求低迷、運力過剩所導致的。”有分析人士指出,美聯儲加息使得美元走強,進一步削弱了大宗商品需求國的購買力,國際間的貿易疲弱難改;中國提出供給側改革,可能會加快鋼鐵行業、煤炭行業等的兼并重組進程,對鐵礦石、煤炭的進口需求繼續下滑;沙特和伊朗的地緣沖突導致原油減產無望,油價大幅下跌,船運成本有所下降。從這三個方面來看,船運市場供需依然寬松,因此BDI指數繼續走弱。
在BDI指數持續下降的過程中,大宗商品的指數也在不斷下跌。據報道,用于衡量22種原材料回報率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數1月12日下跌1.5%至74.02,盤中跌至至少1991年以來最低水平。能源、工業原料和農產品領域無一幸免,其中WTI原油價格跌至31美元/桶,COMEX銅期貨跌破2美元/磅,天然氣期貨最低觸及2.24美元/百萬英熱單位。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申正遠向《證券日報》記者分析道:“目前大宗交易低迷的原因主要是,其一,全球經濟復蘇情況不容樂觀,大宗商品需求不振;其二,美聯儲進入加息周期,這會對大宗商品價格形成抑制;其三,大宗商品的供應量,如原油、鐵礦石等仍在不斷增加,市場供需矛盾較為嚴重。”
從原油價格走勢來看,2016年1月13日,油價已逼近30美元,盤中跌破30美元布倫特原油、WTI原油雙雙創下12年新低。
此外,從鐵礦石方面來看,有業內人士預測:“元旦過后,鐵礦石一路振蕩下跌,1月8日更是大幅跳水,價格下行趨勢愈發明顯。預計鐵礦石本輪反彈已基本結束,但短期內仍存在一定的支撐,快速下行難期,或轉入陰跌走勢。”
上述業內人士分析,目前,鐵礦石現貨貿易尚處于供需兩弱的緊平衡狀態,大宗商品市場亦整體維持振蕩格局。不過,黑色系前期利多已經基本出盡,一旦市場情緒轉向,新一輪下跌行情或將就此開啟。
事實上,在大宗商品下跌的現今,業內普遍持不看好的態度。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申正遠向《證券日報》記者分析道:“大宗商品價格今后是否會持續走低,還需根據全球經濟走勢而定,其實此輪大宗商品價格低迷的最根本原因還是全球經濟增速放緩,需求量萎縮,如果2016年全球經濟依然沒有回暖,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低迷的可能性較大。”
申正遠預計,由于一些周期性和結構性不利因素的影響,2016全球經濟增速或只會出現小幅改善,大宗商品價格反彈的空間不會很大。
造船業破產潮蔓延
大宗商品的下跌已經構成部分相關公司的破產倒閉,而其相關產業也同樣出現企業破產情況。
1月12日,倫敦上市的商品交易商嘉能可(Glencore)將行業相關企業的破產潮推向高點,該公司旗下的美國的子公司SherwinAluminaCo.,已根據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鋁價持續下跌和工人停工已經導致該公司的財務捉襟見肘。
同樣,大宗商品的下跌,也連累了航運業和造船業“無活可干”。
有業內人士指出,運力過剩、供需不平衡、燃油成本下降,導致BDI指數持續低迷,散貨船成交量大幅減少,導致航運行業以及以造船為主的船舶制造行業備受打擊。
更有分析人士預測,企業破產、兼并重組、轉型等問題將接踵而來,行業洗牌已經開始。
事實上,在去年,已經有多家國際老牌航運公司宣告破產。丹麥老牌航運商Copenship于2月初申請破產;同期,大連威蘭德航運公司于美國德克薩斯州正式申請破產保護;3月份,韓國最大干散貨航運商之一,大波國際航運公司正式進入破產程序。干散貨經紀商--第一中央汽船株式會社(DaiichiChuoKisenKaisha)早在去年9月底就提交破產保護申請等等。
“大宗商品交易與航運業相關性較大,航運業的大部分貨源都是大宗商品,在當前情況下,航運業運力過剩問題將進一步加劇。”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申正遠如是說。
在航運業面臨運力過剩的壓力面前,造船業更是因此陷入無單可接的境地。而訂單下降直接導致多家造船企業破產。
2015年造船業同樣出現行業性大規模破產潮。3月份,泰州最大的民營造船企業東方重工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同月,中國最大的外資造船企業STX大連造船被法院裁定破產清算,債務規模240億元;5月份,浙江知名的民營造船企業正和造船也向法院提出了重整申請;7月底,我國主要化學品船廠明德重工宣布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