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集團的特色發展路
2015年,中國鋼鐵業整體經營困難,出現了行業性虧損,風險明顯加大。面對嚴峻復雜的經濟形勢和殘酷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特集團迎難而上,通過大力開拓市場、加快“走出去”步伐、深入推進科技進步、加快新產品研發、持續改善產品實物質量、持續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等一系列舉措,進一步提升了整體競爭實力。
在全行業虧損的嚴峻形勢下,中特集團因何能夠逆勢增長,達到了不錯的盈利?
“關鍵是堅持走品種、質量、效益型道路。”俞亞鵬表示,“近幾年來,中特集團不是在量上做文章,而重點在品種、質量上下功夫。著力開發客戶所需要的品種,不斷提升產品的檔次,產品的附加值就在不斷地提升。”
據了解,中特集團目前相當一部分產品是供給世界500強的戰略客戶。2015年,中特集團的產品出口量達到136萬噸。
“盡管中特集團的鋼材價格也在下降,但是下降幅度較低。我們沒有去拼價格,不搞惡性競爭,始終堅持走自己的路。”俞亞鵬表示。
“對任何一個鋼鐵企業來講,要實現轉型發展就要堅定不移地瞄準自己的定位,走自己的路,我認為這個是最關鍵的。中特集團2016年、2017年都還要走品種、質量、效益型道路。”
同時,目前的市場形勢非常嚴峻,中特集團就是注重考慮怎樣為客戶創造價值,而不是簡單賣產品,把銷售產品和服務完全結合在一起。“一定是要讓用戶買了我們的產品后,他的價值最大化,這樣客戶才會歡迎。我們這么多年始終堅持為用戶創造價值。”俞亞鵬表示。
鋼鐵業面臨新的發展機遇
俞亞鵬認為,2016年的經濟形勢會更加嚴峻,鋼鐵行業生存的“嚴冬”應該是從2016年開始。
2016年是我國“十三五”開局之年,中國鋼鐵業依然難以解決長期積累的深層次問題,轉型仍將非常艱難,行業競爭將更加激烈。
“應當看到,全球制造業正在向高端化和產融結合等方向發展,我國正在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之互聯網新經濟下的跨界發展和創新潮起,勢必產生許多新的產業發展機遇。”俞亞鵬表示。
怎樣應對2016年更加嚴峻的新形勢?“還是我強調的,我們這么多年的發展沒有其他妙招,就是持續走品種、質量、效益型道路。”俞亞鵬表示,我們將科學實施中特集團“十三五”發展規劃,堅持走品種、質量、效益型道路,加快專業化和國際化發展,推動中特集團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穩健經營,實現內涵式增長,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實力和品牌價值。
兼并重組需要多方密切配合
“目前,全球經濟都不景氣,中國的經濟的增速會比2015年更低,鋼材的需求也會下降,如果不大幅去產能,還是相互之間惡性競爭,整個市場形勢對鋼鐵企業并不好。”俞亞鵬說。
“化解過剩產能關鍵是要看化解什么樣的產能,一定是落后的產能,沒有競爭力的產能。”
對于兼并重組,俞亞鵬表示:“我們肯定是支持兼并重組的,但是把那些落后的產能也重組的話,那是不行的。該淘汰的要堅決淘汰。同時,兼并重組要國家、地方政府、企業一起緊密配合來進行,光靠國家也是不行的,畢竟企業要承擔自己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