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銀行信貸部門人士告訴記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去產能作為2016年的主要任務;同時,這幾個領域不良都很高。“總行對總量融資規模早就控制。不良高的企業產能都過剩,可以說是兩個因素共振的結果。”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獲悉,21日早間某股份制銀行發出通知,將鋼鐵、煤炭、有色金屬冶煉等列入壓縮退出行業范圍,同時對行業存量客戶實施不同管理策略。
通知顯示,被該行列入壓縮退出的行業范圍,包括鋼鐵、常用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造船、航運、煤炭、煉焦、煤化工、光伏制造、工程機械、紡織化纖、造紙、基礎化工、化肥生產、鋼貿、煤炭、常用金屬礦采選等19個行業和建筑施工行業中的四個高風險子行業(房屋建筑業,工礦工程建筑業,建筑裝飾業,建筑安裝業)。
“符合準入標準的存量客戶申請增額續做,需報總行核準;不符合準入標準的客戶單戶敞口余額較2015年末不得增加,除極端情況可經總行例外核準投放外,其他情況一律不得新增敞口。”該股份行內部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通知要求,對符合準入標準的存量客戶以2015年末風險敞口為基準,實施總量管控。
無獨有偶,近日某國有大行也明確發文,暫停辦理鐵礦石、鋼貿、煤炭三個行業的票據貼現業務。據記者了解,該行從2012年就要求各分行防控鋼貿領域的信貸風險,嚴格控制新增貸款。該行下屬省分行員工告訴記者,“該行對上述領域早就不做新增了,也沒有對鋼貿企業做準入。”
“貸款的基本上是股份行或者地方城商行,授信額度小,還有很多附帶的條件,變相的拉高財務成本。即使這樣,去年8月后,我們已經申請不到新增貸款了。”一位連云港鋼貿企業的老總告訴記者,產能過剩行業受政策打壓,銀行整體不看好該行業,四大行無任何貸款意向,股份行、城商行門檻亦高不可攀。
一位銀行的知情人士表示,從某鋼企違約就已經有(退出)這趨勢了吧。這幾個行業基本上就沒什么現金流,都是銀票來回飛。現在主要做小企業,中央大力扶植。“小企業每年都要增,不過現在經濟形勢不好,增的任務也不多。”
今年以來,各銀行進一步加強了對鋼貿等行業的融資管理。前述國有大行發文要求,對包括表內貸款、表外融資及其他金融資產服務等實施鎖定控制,“沒審批的暫停審批,已經審批沒簽合同的暫停新簽合同,對已經簽合同沒提款的暫停提款。”
該行信貸部門人士告訴記者,出臺文件的背景,既有配合國家調控的意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去產能作為2016年的主要任務;同時,這幾個領域不良都很高。“總行對總量融資規模早就控制。不良高的企業產能都過剩,可以說是兩個因素共振的結果。”
上述人士告訴記者,由于不良較多,今年開始重點工作都在催收和處理不良貸款。
從銀行角度來說,很矛盾。一方面意識到行業風險,不良很高,又不敢輕易抽貸,還得給他們持續貸款。銀行從2012年就開始對這些領域控制風險了。對怎樣的企業可以準入做了嚴格要求。從2013年開始國家是鐵腕清理過剩產能,到2015年11月,國家進入清理僵尸企業的供給側改革時期,產能過剩問題更加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