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持續增加價格承壓
1月以來,鐵礦石港口庫存持續增加。數據顯示,截至1月22日,全國主要港口鐵礦石庫存攀升至9725萬噸,較月初增加404萬噸,庫存價格上行阻力持續加大。伴隨著鋼鐵產業鏈去產能的進程,全產業鏈利潤萎縮,上下游博弈加劇。
截至1月22日,數據顯示,鋼廠進口鐵礦石庫存平均天數為26天,處于近4個月高位,較月初上升2天,而時間點又臨近春節,鋼廠進一步補庫存可能性較小,或者說階段性補庫存結束,短期鐵礦石現貨進一步拉漲時間和空間均有限。而庫存較高的矛盾則持續發酵,年底資金的壓力使價格向下概率加大。
需求偏弱寒流或雪上加霜
2015年粗鋼產量8.04億噸,累計同比下降2.3%,是自1981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去產能口號不是第一次提,但是產量下降確實是30多年以來第一次,這對鋼鐵產業鏈是個重要信號,宣告實質性去產能進程開始,而2014年粗鋼產量很可能是歷史峰值,這意味著中長期鐵礦石需求將持續萎縮。需求持續萎縮的背景下,價格無法出現反轉。
近期隨著鋼材現貨價格的持續拉漲,鋼廠利潤持續好轉。截至今年1月22日,全國鋼廠盈利占比快速攀升至20.86%,較月初增加13.5個百分點;河北地區鋼廠盈利占比升至20.55%,較月初增加17.81個百分點。通常情況下,對于達成共識的過剩產業鋼鐵行業而言,每當鋼材價格拉漲鋼廠利潤好轉時,過剩產能背景下鋼廠復產增加,大幅增加的供給便會迅速拉低鋼材價格。在這一過程中,鋼廠利潤回升誘使復產增加進而推動原材料補庫存,刺激鐵礦石價格上漲。而此輪鋼材現貨拉漲后,鋼廠復產情況并不如想象中順利。
綜上所述,雖然上周全國鋼企盈利占比數據已經超過了2015年9月以來的數據,但是高爐開工率幾乎沒有反彈,始終處于新低和新低附近。河北地區盈利回升速度比全國更快,但是高爐開工率持續向下,不斷探底。這表明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鋼鐵行業普遍資金緊張,一旦減、停產,相當部分的產能確實是被“去掉了”。那么,在這樣的前提下,鋼廠盈利回升,復產增加補庫存拉漲鐵礦石的邏輯就相當牽強。而近期寒流襲來,華東、華南地區將迎來大到暴雪,局部地區最低氣溫有可能突破歷史極值,可預見終端下游需求將大幅下降,雖然運輸費用上升會一定程度支撐價格,但是,在高庫存背景下,這一理由顯得較為“蒼白”。
海運市場持續低迷
受制于世界經濟衰退,尤其是中國經濟增速衰退,以及前些年運力的快速增長,海運市場持續低迷。截止到1月21日,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DI)下探到355點,較2016年初下降24.9%,同比下降53.9%。
在海運市場低迷的背景下,鐵礦石運費持續下行。截至2016年1月21日,西澳到青島運費為2.914美元/噸,巴西圖巴朗到青島運費為5.35美元/噸,較年初分別下降0.272美元/噸,1.285美元/噸,降幅分別為8.5%和19.3%,同比則降幅更大,分別為40.1%和56.8%。海運市場的持續低迷,一方面反映整體需求下降,另一方面使進口礦的綜合成本支撐持續減弱。
總的來說,雖然鋼廠盈利持續回升,但是開工率卻持續向下,并且短期沒有數據支撐其趨勢發生變化,鋼廠復產增加支撐原材料價格較為困難。港口的高庫存以及鋼廠庫存天數均處于較高位置,進一步降低補庫存的可能性。而極端天氣造成春節前下游終端需求或進一步下降,同時,成本端的海運市場持續低迷,鐵礦石利空因素積聚,短期下行概率持續加大,前高附近可逢高布局空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