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但國內鋼鐵行業的寒冬還沒有熬到頭。2月初,國務院發布《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從今年開始,用5年時間再壓減粗鋼產能1億噸至1.5億噸。這一方面充分展示了中國政府“去產能”的決心,另一方面也預示了某些鋼企的壓力。
近幾年來,鋼鐵市場持續低“冷”,直至目前似乎仍未觸底。其實,從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歷史必然來分析,鋼鐵行業遭遇寒冬是三次產業結構發展演變的必然。我國經濟增長從高速轉為中高速,伴隨著發展動力轉換、發展方式轉變,單位GDP鋼材消費強度必然下降,鋼鐵生產消費越過峰值,必然進入弧頂下行區,產量、消費量的“雙降”標志著我國鋼鐵行業進入了減量發展新階段。
不過,減量控產喊了好幾年,想真正做到卻沒那么容易。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產鋼大國后,一直保持高速發展。2000年到2008年,當時是不管上什么鋼鐵項目,每噸至少都能有千元左右的利潤,當年的鋼老板們數錢到手軟。在高利潤驅動下,中國鋼鐵行業迅速擴張。一些鋼鐵行業每年動輒上千億元的投資,20%以上的增速維持數年,這種大干快上為危機埋下了伏筆。
近兩年來,鋼鐵市場走低,但上山容易下山難。鋼鐵行業是資金和勞動密集型行業,許多企業的職工人數都成千上萬。控產后,工資怎么解決,人員怎么安置。河南的安鋼作為國營企業,前幾年曾大幅虧損,但怎敢輕言控產停產,2.5萬在崗職工和3.2萬“三產”及退休人員等著開工資,只有生產才有現金流,才能發出工資。飲鴆止渴,中國大多大型鋼企均是如此。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中去產能被列為今年的五大任務之一。鋼鐵行業作為去產能重點行業,如今小打小鬧地減產已屬杯水車薪,其中的“僵尸企業”必然要面臨淘汰和破產。壯士斷腕,必須痛下決心,鋼鐵企業才能輕裝上陣,市場才能進入有序競爭,轉型升級才能進入良性發展。
鋼鐵行業去產能的任務艱巨,它也必然是個非常痛苦的過程,但這一過程也會逼迫著我們對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進行更多的思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劉衛民前不久表示,要把過剩的產能損失減小到最低需要多方發力、多措并舉。首先,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步伐,通過產業標準、水電價格、環保門檻、稅收等一系列手段,減少落后的產能存量,并避免落后產能通過簡單擴容來逃避淘汰。其次,增加兼并重組力度,提高產業集中度,科學確定新增產能上馬。另外,也可結合“一帶一路”戰略,通過資本紐帶和貿易紐帶,在更廣闊的市場中消化產能,同時爭取行業轉型升級的時間。
鋼鐵行業的“寒冬”未盡,但只要前進的腳步永遠不停,擁抱春天終成必然。
近幾年來,鋼鐵市場持續低“冷”,直至目前似乎仍未觸底。其實,從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歷史必然來分析,鋼鐵行業遭遇寒冬是三次產業結構發展演變的必然。我國經濟增長從高速轉為中高速,伴隨著發展動力轉換、發展方式轉變,單位GDP鋼材消費強度必然下降,鋼鐵生產消費越過峰值,必然進入弧頂下行區,產量、消費量的“雙降”標志著我國鋼鐵行業進入了減量發展新階段。
不過,減量控產喊了好幾年,想真正做到卻沒那么容易。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產鋼大國后,一直保持高速發展。2000年到2008年,當時是不管上什么鋼鐵項目,每噸至少都能有千元左右的利潤,當年的鋼老板們數錢到手軟。在高利潤驅動下,中國鋼鐵行業迅速擴張。一些鋼鐵行業每年動輒上千億元的投資,20%以上的增速維持數年,這種大干快上為危機埋下了伏筆。
近兩年來,鋼鐵市場走低,但上山容易下山難。鋼鐵行業是資金和勞動密集型行業,許多企業的職工人數都成千上萬。控產后,工資怎么解決,人員怎么安置。河南的安鋼作為國營企業,前幾年曾大幅虧損,但怎敢輕言控產停產,2.5萬在崗職工和3.2萬“三產”及退休人員等著開工資,只有生產才有現金流,才能發出工資。飲鴆止渴,中國大多大型鋼企均是如此。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中去產能被列為今年的五大任務之一。鋼鐵行業作為去產能重點行業,如今小打小鬧地減產已屬杯水車薪,其中的“僵尸企業”必然要面臨淘汰和破產。壯士斷腕,必須痛下決心,鋼鐵企業才能輕裝上陣,市場才能進入有序競爭,轉型升級才能進入良性發展。
鋼鐵行業去產能的任務艱巨,它也必然是個非常痛苦的過程,但這一過程也會逼迫著我們對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進行更多的思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劉衛民前不久表示,要把過剩的產能損失減小到最低需要多方發力、多措并舉。首先,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步伐,通過產業標準、水電價格、環保門檻、稅收等一系列手段,減少落后的產能存量,并避免落后產能通過簡單擴容來逃避淘汰。其次,增加兼并重組力度,提高產業集中度,科學確定新增產能上馬。另外,也可結合“一帶一路”戰略,通過資本紐帶和貿易紐帶,在更廣闊的市場中消化產能,同時爭取行業轉型升級的時間。
鋼鐵行業的“寒冬”未盡,但只要前進的腳步永遠不停,擁抱春天終成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