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焦溜槽安裝噴灑管以后,的確干凈多了,汽車裝車的時侯不再粉塵四溢了。”4月13日,山鋼股份萊蕪分公司焦化廠煉焦一車間運焦班班長鄧軍看著改造后的設備滿意地說。該廠煉焦一車間為強化設備的精益化管理,實現消除故障隱患、提高運行效率的目標,創新采用“設備6源管理”措施,從設備的點檢維護和清掃入手,全面排查治理設備存在的各種問題,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保障了設備的高效穩定運行。
“設備6源管理”是指在設備運行中,通過認真排查污染源、清掃源、危險源、浪費源、故障源和缺陷源方面的缺陷,進行分類登記,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根據問題的性質不同采取相應的對應措施,提高設備運行效率。
在污染源治理方面,該車間連續出臺了多項措施,從污染源源頭開始,在裝煤、出焦和運焦等操作環節,以及爐體維護和熱工工藝管理流程方面進行全過程控制,對除塵系統的升級改造和熱工調節模式進一步優化,使污染物的排放有了大幅度的降低,職工的操作環境有了明顯改善。
為提高設備的精益管理水平,該車間通過實施設備跟蹤機制,強化備品備件的使用管理,利用精益管理工具,在生產加工環節對設備維修費用進行分解,做好源頭控制,建立設備詳細檔案,對每臺設備關鍵備件更換進行統計。該車間每天分析維修成本,將當天消耗情況按照材料、備件、外委、油料、吊車使用等進行分類統計,使得費用發生情況可知可控。
浪費源的排查和精益改善項目的推進,是降低生產成本的一項重要措施。該車間在改善項目實施過程中跟蹤數據變化,不斷修正方案措施,結合各崗位不同特點,把精益管理進班組和浪費源排查相結合,細化分解任務目標。今年初以來,該車間對多處浪費源進行了治理,完成精益改善項目多項。其中,疏水器溫度調節利用水位操作法進行控制,每年估計可節省60萬元左右的費用。刮板機優化操作和爐門編號維修措施的實施,強化了職工的節約意識,促進了噸焦成本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