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鋼萊蕪分公司棒材廠充分發揮勞模創新工作室的技術革新優勢,把企業重點、難點問題作為勞模創新工作室的主攻方向,激發全體職工的智慧和潛力,全力營造深化精益運營、打造比較優勢的工作氛圍,助推企業運營績效提升。前4個月,該廠各創新工作室成立各類攻關團隊40余人,解決各類問題100項。
該廠將精益管理工具方法引入到創新工作室運行管理中,變個體創新、帶頭創新為群體創新、集群創新,以點帶面,借助創新工作室平臺,把技術創新人才的個體優勢發展為團隊群體優勢,全面提升職工技術創新水平,使創新創效品牌化、常態化。各基層勞模、高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圍繞生產、操作、設備運行中的止血點,不定期收集資料、意見和建議,將個人經驗和團體討論結合起來,做到有分工、有溝通、有合作,實現了多專業、多工種的團結協作,有效堵住了各環節的明顯“出血點”。同時,通過開展勞動競賽、技術創新、技術攻關、技能培訓等技術創新活動,加強對各創新工作室過程管控績效的督查力度和頻次,使工作室逐步成為企業精益運營中培養人才的“練兵場”,解決難題的“攻關站”和推動創新的“孵化器”。
其中,該廠省級勞模創新工作室陶振修勞模創新工作室借助工作室的電教功能,不定期組織先進操作法、技術革新項目、合理化建議等群眾性技術創新成果展示活動,由會議談話等傳統說教形式向多媒體電教形式轉變,使集體的智慧在學習中充分交流和整合。近期,該工作室圍繞提升錨桿鋼質量,將軋鋼、工藝、技術、電氣人員邀請到工作室開展聯合攻關,自主研發出軋機導衛代替矯直功能的整形系統,提高了產品外觀質量。唐祖兵高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針對軋件倒鋼、折迭、耳子等質量缺陷問題,借助工作室會診平臺,在精益思想指導下,對軋機配套系統實施了5次升級改造,達到了性能可靠、維修方便、使用周期長、成本低的精益效果,助推了企業精益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