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厚板行業到底怎么了?中厚板行業到底有多困難?中厚板行業到底還有沒有出路?路在哪兒?11月20日,由中國金屬學會軋鋼分會中厚板學術委員會舉辦的“2013年全國中厚板生產技術交流會”在杭州召開。以上問題成為與會專家和代表的共同困惑。
遭遇前所未有的愁云慘霧
“全國產能過剩的鋼鐵產品產能中,數中厚板產能利用率最低,僅為60%,中厚板行業化解產能過剩的任務相當艱巨!”武鋼研究院軋鋼專家孫決定表示,從1992年算起,中厚板行業2012年處于20年來首次出現約90%以上的企業虧損甚至巨虧的狀態;經過連續多年的增長,2012年我國中厚板表觀消費量首次減少近10%,中厚板85%的品種在市場上喪失話語權,“價格戰”愈演愈烈;流通行業中厚板庫存量有增無減。可見,中厚板行業近年來“出沒風波里”,形勢嚴峻!
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教授王國棟指出了中厚板發展的另一個“瓶頸”問題:缺少創新。他表示,國內鋼鐵企業的發展目標僅僅是產量和規模,技術路線走的是“引進+仿制”,花大量資金大批、重復地購買、消化了國外幾十年的技術積累,產量和規模飛速、無序發展,內涵建設極少,結果是永遠處于“跟跑”狀態,對自身的研發卻報以懷疑、觀望。
而在中厚板行業內部,孫決定著重指出了存在的7個問題:一是中厚板產品標準老化,有些幾十年前制定的標準仍在使用,且與國際先進標準有較大差距,部分高端品種至今沒有我們自己的國家標準。二是中厚板原品種合格率偏低,改判率偏高,調查了20家企業,平均改判率為3.8%,先進的在2.12%左右,差的接近7%。三是中低端產品同質化競爭現象嚴重。四是有些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拿來主義”嚴重。五是中厚板側彎和翹扣頭現象未能消除,韓國浦項在其軋機上安裝了側彎和翹扣頭的檢測裝置,開發了控制系統,對軋機壓下、上下輥軋制速度等進行控制,從而實現對側彎和翹扣頭的自動控制,我國應抓緊開發。六是中厚板TMCP(熱機械控制工藝)與DQ(直接淬火工藝)應用率不足,調查的30家企業,TMCP鋼平均不足25%,日本12家寬厚板企業平均為60%~70%,企業應重視冷卻系統的升級換代,以及離線和在線熱處理工藝和裝備的應用。七是最近幾年降合金成為熱點,調查的有些企業,實施過程中偏重于在品種的某一合金富余量上下“刀子”,這樣做不科學。由于降合金的需要,不少企業在鋼種成分設計中,以中碳成分設計為主,造成產品偏析高,中心容易出現黑線,影響焊接質量。“低碳低合金+TMCP”工藝的微合金化技術應堅持,以確保焊接和成形等應用性能,直到現在,日韓鋼板只要是重點用戶或重大工程,均走低碳微合金化路線。
活著并前行的選擇
中厚板企業如何應對嚴峻的局面?如何擺脫困境?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原副秘書長李世俊給出的答案是:改變現有發展方式,向開拓市場要效益,向技術和管理創新要效益。國內大多數鋼企把創新鎖定在開發新產品、發明新裝備或建立新生產流程,但因為后來者的模仿、復制和超越,因此其只能帶來約2年左右的短期效益。要維持競爭優勢,企業需要頻繁地進行這種所謂的創新,不僅會增加創新成本,而且在同一環節經常進行創新活動會造成回報遞減,由此所獲的凈利潤率也逐漸降低。因此,鋼企不僅要加強自己的“生態系統”,還要使很多相關行業都能發展,共同做到和諧發展。
王國棟說,科技創新必須由研究與開發(R&D)延伸到整個創新鏈(R&DES),延伸到產業化過程,延伸到經濟社會更加廣泛的領域;還必須打破技術轉化“瓶頸”,突破企業壁壘,實現成果共享。針對關鍵共性問題,實現“理論—工藝—裝備—產品—應用”一體化的拓展創新機制,形成關鍵共性技術的重大突破和迅速轉化應用。當前,鋼鐵行業工藝、裝備、產品全面升級換代任務宏大,是一個需要延伸幾年、甚至十幾年的艱巨任務。
孫決定對產品升級和市場開拓提出了個人的對策建議,即通過引領下游用戶的技術升級,帶動鋼材消費升級。找出幾個有發展潛力的用戶,將他們與鋼企固化在產業鏈的節點上;開展下游用戶應用技術研究,以“先期介入”方式,參與用戶新產品及工藝技術研究;提供成形、焊接、涂裝、服役等技術支撐,加強下游前沿技術研究,引導客戶產品升級換代(用鋼減量化、耐磨、耐蝕等性能升級),推廣新產品和優勢產品,以及用戶配套技術和產品。與用戶合作研發品種,建立長期的用戶合作、反饋機制,實施循環創新戰略。高品質未必是高成本,高品質不是局限于本身材料的高端化,品質營銷的重點是面向市場和客戶的品質,而非僅僅是技術工程層面優良品質。由于企業間的相互學習對標,削弱了各企業的“差異化”特色,而建立營銷創新,產品與服務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管理創新的常態化制度,是保持企業活力和領先戰略的支柱。進而構建新型的客戶關系,形成利益共同體。另外,還要深度挖掘“利基市場”,開發“利基產品”。
中國金屬學會軋鋼分會秘書長陳其安表示,從歐洲鋼鐵工業在潔凈鋼冶煉連鑄技術、管線鋼生產技術、熱軋和冷軋帶鋼生產技術方面的發展進程來看,歐洲在經濟不景氣的“前天”的技術進步,造就了“昨天”的通用技術的全面成熟和廣泛應用,從而提高了“今天”的競爭力。因此,中國的鋼鐵企業須直面諸多挑戰和困局,加強技術交流,促進技術進步。為此,企業要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在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方針下,通過技術進步促進淘汰落后,提高產業集中度,促進核心技術的創新研發,提高競爭力。同時,企業要特別關注用鋼技術的研發和協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