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過去,攀鋼取得的成績可圈可點。創新發展、重大科技成果轉換取得新進展;精準銷售戰略成效顯著,重軌市場占有率持續提升;全力推進鐵血降本,物流成本大幅下降。
打破舊觀念樹立新思維
加強與川內鋼鐵企業合作,攜手共度鋼鐵“寒冬”;用重大科技成果轉換為扭虧脫困提供支撐
在鋼鐵行業陷入大面積虧損的嚴峻形勢下,國內鋼企發展路徑正悄然發生變化,從“各自為政”到“抱團取暖”。
在“四川省第二次鋼鐵峰會”上,攀鋼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大德表示,攀鋼愿與省內企業一道,在產、供、研、銷等方面加強廣泛合作,共同改善企業生存環境,為四川省鋼鐵行業扭虧脫困和轉型發展貢獻力量。
在國家“三去一降一補”的改革大環境下,對外,攀鋼努力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主要領導跑銀行、跑市場,先后與平安銀行、西南證券、中信保四川分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同時與川內同行企業深入交流,加強合作。對內,攀鋼以新的思維、新的思路、新的辦法,全面推進新攀鋼建設。
尤其是按照鞍鋼集團科技體制改革部署,攀鋼健全完善科技體制機制,全面激活科技創新創效能力:高爐渣提鈦項目有序推進;釩產品應用領域不斷拓展……
值得一提的是,緊抓攀西國家級戰略資源創新開發的機遇,攀鋼突出研發機構公司制、項目運營合同制、以成果成效激勵為核心的績效機制和技術成果轉化基金等重點,系統構建科研管理制度體系,搭建良好的創新平臺,更好地促進科技成果轉換。
鈦冶煉工序工藝技術取得革命性突破,成功邁過“連續加料、連續冶煉、不停電出鐵”三道大關,推動爐前電耗持續走低;“鐵水不落地”讓生鐵增值達400元以上/噸;海綿鈦工序首次實現月產達,產品優等品率、正品率刷新歷史紀錄;氯化爐雙爐穩定運行11個月,3號爐平穩運行808天,創國內同行業運行新紀錄……
“鈦業公司的扭虧脫困,是攀鋼扭虧脫困的重要標志。”7月11日,鞍鋼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唐復平在攀鋼調研時,對鈦業公司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
實際上,推動鈦產業大發展,僅是攀鋼持續推進自主創新,培育轉型升級新動力的一個側面。
今年,攀鋼研究院自主研發制作的一種新型旋轉脫硫裝置,在西昌鋼釩成功運用,預計每年可在脫硫工序上降低成本800萬元;生產出高表面質量O5級汽車面板,具備向自主品牌乘用車供貨能力,能夠生產980兆帕強度級別的高強度汽車用結構板,成功試制極薄規格熱軋汽車板;鋼軌品質不斷提升……
精準戰略精準定位
全力做大主銷售區域銷量,川滇市場銷量大幅增加,鋼軌市場占有率持續提升
在攀鋼銷售戰略調整工作會議上,攀鋼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段向東要求,要嚴格按照鞍鋼集團“精準戰略、精準定位”的區域銷售戰略部署,全力以赴做好銷售戰略調整,提升攀鋼產品市場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
2016年,國貿公司堅持主銷售區域同比增量70萬噸的目標不動搖。將四川和云南作為主銷售區域,重慶、貴州、陜西作為一級銷售區域,柳州、華中、華南、華東等外圍市場作為二級銷售區域。
分級調整直供用戶,全力做大主銷售區域直供用戶和戰略直供用戶銷量。根據用戶對攀鋼貢獻度大小而細分戰略直供用戶、重點直供用戶,以及普通直供用戶3個等級。對不同的直供用戶,將采取不同的營銷策略。對戰略直供用戶,在資源上全力保證,服務上做到盡善盡美,確保主銷售區域直供用戶市場占有率達到80%。
調整工程項目營銷策略,在鐵路用鋼營銷中心、機械能源用鋼營銷中心設立了工程項目營銷組,分別負責國內鐵路建設、油氣管道建設、城市管道建設、城市建筑等工程項目的跟蹤和營銷。同時,建立相應的配套管理體制和機制,確保重大工程項目發現一個、跟蹤一個,投標一個、成功一個。
歷經半年強力調整,取得實質性突破。川滇市場銷量大幅增加,鋼軌市場占有率持續提升。
全面推行量化降本
物流成本大幅下降,原燃料鐵路運輸及產成品鐵路運輸運費同比大量下浮,抓牢抓實內部降本和兩金占用
成本控制,是企業的生存之道。攀枝花因地處內陸腹心,遠離市場,物流成本遠遠高于同行企業。
早在2015年4月,攀鋼充分利用鐵路貨運改革增加運量的期望,以及四川省幫扶鋼鐵企業化解困難的契機,成立降低鐵路物流成本專項工作組,按照“1+1”(業務單位+職能部門)的模式,以項目的形式向鐵路部門爭取鐵路運輸優惠政策。
經過強力推行,攀鋼物流成本大幅下降,實現原燃料鐵路運輸及產成品鐵路運輸一口價優惠,運費同比大量下浮。
系統降本作為攀鋼今年的核心任務之一。各單位對降本目標值的制定與現場措施無縫對接,建立“噸鋼制”統一指標體系。指標體系的制定與財務報表掛鉤,與公司的利潤掛鉤,抓牢抓實內部降本和兩金占用。同時,將降低存貨和應收賬款納入日常管控,嚴防死守,牢牢看住。目前,攀鋼各單位系統降本、降低存貨等工作成效逐步顯現。
大膽創新激活機制
在“7+2”家單位試行自主經營、獨立運行、自我發展的管控模式。積微物聯成為西南最大的電商平臺,達海成為西部實力最強的綜合物流園
“攀鋼的非鋼產業發展經驗值得借鑒……”這是鞍鋼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唐復平在2016年5月12日鞍鋼集團工作動態上的批示。尤其是對攀鋼首個進行市場化運作的非鋼單位成都投資公司的發展,唐復平董事長給予充分肯定。積微物聯從2015年7月上線至今,在線交易量達到738萬噸,交易額達到216億元,一舉成為西南最大的鋼鐵電商平臺。達海物流園也成為了西南單體最大的物流園綜合體。
面對行業困局,“在鋼言鋼”的道路難有根本性改變,“放活非鋼”戰略應運而生,成為攀鋼度過鋼鐵市場“冰凍期”開辟的“第二戰場”。
讓非鋼產業“活”起來,攀鋼將突破口落在一個“放”字上——放權、放責。
在“7+2”家單位試行自主經營、獨立運行、自我發展的管控模式,與眾齊健康產業公司、四川鴻艦、生活公司、汽運公司、冶材公司、四川勞研科技公司、工科咨詢公司7家單位,以及成都投資公司、眉山冷彎型鋼公司兩家董事會簽訂《2016-2018年度自主經營目標責任書》,讓“一企一策”真正落地,推動“內生型”向“市場型”轉變。
在深徹改革、全面建立市場化的體制機制下,攀鋼打造現代專業化公司,組建了西部物聯公司、眾齊健康產業公司和物資貿易公司等;大力發展綠色城市服務業,做大生活公司連鎖超市和食品加工業務,延伸生活服務產業鏈,推動產業化發展;培育發展攀鋼醫療健康產業,最終實現以專業化管理促進產業化發展;推行業務重組、人力資源改革及公司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