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初,煤粉直供皮帶項目技改完成,煉鐵廠新老區煤粉直供皮帶陸續投入使用,碼頭卸的煤粉可直供到噴煤地倉,實現了煤粉燃料不倒運上路的目標,達到了既能降本,又能確保路邊無污染的要求。隨著后續煤粉直供量的增加,發現噴煤地倉儲煤量達不到要求,而且卸料小車進煤速度高于行車抓料速度,煤粉會溢出到倉外增加員工清理難度。為解決這一問題,煉鐵廠本著精細化管理的思路,提出在新老區噴煤地倉前增加煤粉擋墻,可提高煤粉儲存量。經過近兩個月的施工,新老區煤粉地倉水泥擋墻均完成施工投入使用,增加擋墻后全廠煤倉儲煤量達到1.5萬噸。再通過與原料公司協調,煤粉燃料運輸船舶單次運輸量小于3000噸,既能確保船到港后及時卸貨杜絕煤粉壓港超時,又能滿足直供要求。通過推行煤粉直供項目,煉鐵廠2015年全年實現噴吹煤粉直供44.93萬噸,直供率達到84%,全年創效131.84萬元。
公司梳理汽運進廠物料,想方設法安排汽運原料直供進倉。聯達球團使用量較大,每天汽運進廠球團平均量達到1150噸。球團汽運引進后,先堆場地,隨后檢測現場取樣,取樣完成后再安排鏟車進倉,此流程增加了場地收堆費用以及鏟車上料費用。為了節省費用,煉鐵廠通過料倉優化,新老區各固定地倉用于裝球團礦,并與檢測部協調,在地倉隨機抽取車輛安排取樣,并通過整合內部料場周轉方式,劃分四塊場地分別用于堆放不同日期生產成品球,采取先進先出的方式控制球團溫度,確保了進廠球團溫度在150度以內。
與此同時,煉鐵廠通過內部打水控制,既能確保球團溫度下降、不灼燒皮帶,又能抑制球團揚塵。為了確保球團供應連續穩定,煉鐵與公司相關部門以及聯達球團廠保持緊密的聯系,每班均報球團引進計劃,避免承運車輛壓車,確保每車球團進廠后20分鐘內卸貨離開。通過聯達球團直供進倉工作的推行,煉鐵廠2015年僅球團直供量就達到38.9萬噸、單項運輸費用降低60.8萬元。嘗到甜頭后,煉鐵廠舉一反三,同期將西區汽運進廠的鐵精粉也安排直供進倉,全年直供精粉18.2萬噸,降低運輸費用21.5萬元。
公司西區碼頭各類礦粉卸場地是通過鏟車進料,鏟車進料不僅效率低、而且費用高。為了提高直供率,煉鐵廠在內部地倉優化方面做文章,將238平方米燒結地倉清空,用于直供礦粉進倉。并將Y3卸料小車改造實現礦粉直供,改造后,當月即實現礦粉直供量3.2萬噸,降低運輸費用5.0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