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鋼的歷史坐標上,2016年無疑是極為關鍵的一年。這一年,首鋼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轉型發展在艱難中動力越來越足,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集團的整體狀況正在發生深刻的、廣泛的、積極的變化。一項項改革、一次次創新、一個個第一,永遠定格在首鋼發展的歷史上。
多項改革硬舉措首次推出:集團新的管控體系不斷完善、正式運行,職務職級改革試點管理辦法、投資管理權力清單和領導人員任免權力清單、領導人員薪酬體系設計方案和總部部門薪酬制度改革方案頒發實施,風控體系建設扎實推進,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初步建立,薪酬制度改革持續深化,職業經理人選聘工作力度加大,轉型提效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高端領先產品年產首次突破500萬噸,汽車板具備合資品牌高端車型整車供貨能力,躋身國內一流汽車板供應商行列;鍍錫板實現國內高端客戶的全覆蓋;“高磁感取向硅鋼產品及超高壓變壓器應用成果”通過專家組評審,躋身變壓器材料供應商世界第一梯隊;“圓珠筆頭用超易切削不銹鋼材料”填補國內空白,打破長期被發達國家壟斷的局面;精品材成功應用于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新型發動機制造,助力神舟飛天。
冬奧組委第一批工作人員入駐西十冬奧廣場;國內首例靜態交通研發示范基地在首鋼園區建成;首鋼正氣候項目成為中國第一個C40正氣候項目;首鋼基金旗下首中投資中標北京新機場停車樓項目;創業公社成為北京市最大的國家級眾創空間。
2016年以來,如此多的“第一次”,彰顯了首鋼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轉型發展進程中,不斷突破自我的改革創新勇氣和不斷直面挑戰的堅定信心。首鋼“十三五”開局喜人、起步良好。
凝聚共識塑造改革創新之魂
用戰略目標引導企業發展,用文化力量推動企業進步。
企業精神是企業理念的濃縮,是企業靈魂的集中體現,代表著企業共同的信念,員工一致的價值觀。2016年,總公司黨委在充分聽取廣大干部職工和專家學者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總結提煉出了傳承“敢闖、敢堅持、敢于苦干硬干”、發揚“敢擔當、敢創新、敢為天下先”的首鋼精神表述語。
重大方略的確定,往往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首鋼明確提出思想文化創新,是因為企業面臨著改革發展的重大轉折。
在新時期下,面對機遇和挑戰,首鋼總公司黨委提出“一根扁擔挑兩頭”發展戰略,通過打造全新的資本運營平臺,實現鋼鐵和城市綜合服務商兩大主導產業并重和協同發展,這是順應時代潮流,使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
“敢擔當、敢創新、敢為天下先”是新時期首鋼精神的核心內容,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深刻的思想內涵,是對“敢闖、敢堅持、敢于苦干硬干”首鋼精神的繼承和發展,二者形成一個有機整體,體現了一以貫之的傳承性和與時俱進的創新性。
偉大的實踐孕育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催生偉大的實踐。首鋼精神成為激發企業凝聚力,鼓舞員工為實現企業發展而不懈奮斗的動力源泉。
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新時期首鋼精神成為全體職工的自覺追求和自覺行動。這一年,廣大職工積極踐行首鋼精神,愛崗敬業、刻苦學習、不斷創新,一批職工榮獲各類獎項。總工程師室張福明入選全國“杰出工程師獎”,京唐公司吳禮云榮獲“中國制水大工匠”第一名,通鋼公司初建軍獲5月份“中國好人榜”“敬業奉獻類中國好人”,京唐公司榮彥明、礦業公司馬著榮獲“首都市民學習之星”,創業公社劉循序獲得“國企楷模·北京榜樣”優秀人物,股份公司劉建斌榮獲“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高技能人才”稱號。
企業的興衰,關鍵在人。要發揮人的作用,就必須充分發揮精神的力量,觀念的力量,作風的力量。
回望這一年,職工精神面貌發生很大變化,面對嚴峻挑戰,不怨天尤人、不靠天吃飯,人人思變,人人求進,人人求新。集團上下迸發出一種內生驅動、主動求變的勢頭,基層單位對進一步深化改革充滿期望;黨員干部對啃硬骨頭、打持久戰的反應更加從容;攻堅克難的正能量在互相傳遞影響和不斷發酵變化。
大盤謀局,首在度勢。
如果說企業精神是靈魂的集中體現,那么企業規劃是行動的戰略指南。
2016年是國家“十三五”規劃啟動之年、全面深化國企改革的關鍵之年,也是首鋼新一輪規劃的開局之年。
為了有一個好的發展戰略作引領,首鋼黨委從中央新時期改革發展總體目標和要求、從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和北京市對首鋼工作的新要求、從集團的歷史和現狀等方面進行認真分析。同時,為確保編制一個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的“十三五”規劃,組織專家、職工代表等50人組成的評委會對集團《規劃》及各專項規劃等38篇規劃進行打分評議。經過多輪反復討論、修改、完善,最終形成了《首鋼集團“十三五”發展規劃》及產業投資、資本運營、技術創新、人力資源、能源環保、信息化六個專業規劃,為首鋼未來五年發展找到了科學路徑,提供了根本遵循的行動綱領,傳遞出首鋼走改革之路、大踏步跟上時代潮流、再創首鋼新輝煌的堅定信心。
一年來,遵循這一行動綱領,首鋼黨委總攬全局,科學決策,按照“打造有世界影響力的鋼鐵產業集團和有行業影響力的城市運營服務商”企業定位要求,引領干部職工抓發展,謀改革,一項項嶄新的思路、舉措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用戰略目標引導企業發展,用文化力量推動企業進步。企業的變化是改革的推手帶來的前進。
回望這一年,在先進的企業文化與科學的“十三五”規劃引領下,首鋼的改革部署密集有序、脈絡層次清晰、決心堅定不移。
2016年11月11日總公司黨委下發通知,《首鋼總公司職務職級改革試點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取消現行的首鋼內部部廳級、處級的行政級別體系,實行職務職級一體化,強化職務功能,以職務職級確定薪酬福利及相關履職待遇。這是首鋼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舉措,彰顯了總公司黨委順應了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大趨勢,革除管理弊端的決心和魄力,邁出了用人機制市場化去行政化的堅實一步,對首鋼全面深化改革有著十分深遠而重大的意義。
“開弓沒有回頭箭”。只有堅定不移推進改革,痛下決心打破體制機制藩籬,才能為首鋼更全面、更協調、更可持續的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這一年,首鋼的改革在“啃硬骨頭”與“過深水區”中度過。
面對新形勢,面對首鋼發展中遇到的錯綜復雜的矛盾和困難,首鋼黨委高舉改革旗幟,樹立世界眼光,加強戰略思維,不斷增強“一攬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啃下了一批“硬骨頭”。
集團管控體系不斷完善:年初集團新的管控體系正式運行,總部機關不斷整合和完善,成員單位管理關系逐步規范。
推進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率先在集團總部、股份公司、京唐公司開展風控體系建設試點。首鋼“三創”交流會聚焦風控體系建設,引導廣大干部職工深刻認識加強企業風控體系建設的重大意義,明確風控體系建設的總體要求,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初步建立,提出了2017年全面預算管理架構。
實踐證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不是單個領域體制的調整和修補,而是各方面體制與制度的創新;不是某個領域體制改革的單向推進,而是各領域、各層次的系統推進;不是止步于改革體制機制,而是要著眼于制度聚合與集成,形成總體性的制度成果。2016年,首鋼全面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落實北京市和總公司黨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求,加強宏觀思考和頂層設計,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改革舉措前后呼應、互相配合,形成整體,各項改革措施不斷向中心目標靠攏,促進了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主動作為踐行五大發展理念
望遠者必先登高,行遠者必以正道。2016年2月,在首鋼第十八次黨代會上,首鋼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靳偉明確指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對首鋼而言具有更強的指導性,要深刻理解、全面貫徹,盡快“落地生根”。堅定地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發展行動,五大發展理念如春風化雨,根植首鋼土壤,化為振奮人心的生動實踐。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念是實踐的指南。首鋼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轉型發展進入新的階段,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把握時勢,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首鋼黨委對未來發展形勢,做出了準確、深刻的判斷。
創新是首鋼固有的基因。首鋼最大的優勢是創新,最大的潛力也在創新。首鋼的創新就是要落實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圍繞產業鏈構建創新鏈,圍繞創新鏈配置資金鏈,打造智能制造企業,建設智慧城市園區,構建首鋼創新創業生態系統。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2016年,首鋼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雙輪驅動”,進一步推進科技創新與體制機制創新,為企業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推進科技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這一年,首鋼鋼鐵業瞄準高端產品市場,完成高端領先產品500余萬噸,開展新產品開發141項,新產品實現轉產68項,完成專利申請490件。
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激發企業活力——這一年,集團管控體系不斷完善。年初集團新的管控體系正式運行,總部機關不斷整合和完善,成員單位管理關系逐步規范。股份公司圍繞32項重點工作和14個專項方案,全面承擔鋼鐵板塊管理職能。股權投資管理平臺搭建完成,發揮資源優勢,形成板塊合力;制定實施集團投資管理權力清單和領導人員任免權力清單,抓住重大投資和人事任免兩大核心要素,使決策流程更加清晰。成立新聞中心、人才開發院等,整合存量資源,提升專業價值。實業公司率先啟動二級公司董事會改革試點,管控體系改革向基層單位延伸。
協調就是要有進有退,優化資源配置,通過產融結合、產產融合、產城融合,促進鋼鐵業和城市綜合服務商協同發展,促進集團各產業板塊及產業內部協同高效發展。
把協調發展貫穿于發展各方面、全過程,讓協調出動力、出合力、出生產力。
“業務協同”將作為“十三五”期間集團的一項重大戰略主題。
推進產融協同。
金融是產業的“血液”,產業是金融的“根”。產融結合是必然趨勢,以金融工具的有效運用,提升全產業鏈的競爭力,也是企業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量。首鋼轉型成功的關鍵在于產融結合。作為首鋼主要的投融資平臺的基金公司、財務公司發揮著重要的資金紐帶作用。首鋼確立了“產業+基金+基地”的運作模式,促進產融結合,形成蓄勢待發的新優勢。
推進各業務板塊的內部協同。
實踐證明,協同將最大程度上消除企業內部組合障礙,在整個企業供應鏈、價值鏈上提高資源利用率,形成具有獨特的競爭優勢。首鋼構建鋼鐵板塊管理平臺改革以來,鐵前一體化協同、設備檢修一體化能力進一步提高,鋼鐵業四地之間實現備品備件的聯儲、聯備,更大范圍的協同合作取得新進展,從而為提高企業競爭力創造了條件。
首鋼第十八次黨代會明確指出,綠色就是要充分發揮鋼鐵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的技術優勢,關鍵環保技術要示范引領、項目的環保水平要走在全國前列,園區開發要注重提升區域生態環境品質,建成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
秉持綠色理念,建設中國第一個C40。
在園區開發建設過程中,首鋼高度重視規劃工作在區域改造過程中的戰略引領和剛性控制作用,已完成智慧城市、綠色生態等規劃編制,成功申報國家級智慧城市試點、北京市綠色生態示范區。將“海綿城市”“低碳園區”等綠色理念引入園區項目建設中。2016年6月8日,在第二屆中美氣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會上,首鋼總公司與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簽署認證證書,首鋼正氣候發展項目被正式納入C40正氣候項目發展計劃中,成為中國第一個、全球第19個正氣候項目。
打造“首鋼環保”品牌,推動首鋼環保產業發展。
2016年,首鋼在節能環保產業,大力推進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污染場地修復、環境及節能監測等方面取得新成績。建筑垃圾再生變身新型建材,成功應用于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大樓等12項工程。
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一條符合中央、北京市要求、體現時代特征、具有首鋼特色的發展之路,打造有世界影響力的鋼鐵產業集團和有行業影響力的城市運營服務商正逐漸清晰呈現。
順應大勢彰顯首鋼變革力量
首鋼黨委深刻領會習總書記關于“必須善于觀大勢、謀大事”“事物都是不斷發展、相互聯系的,只有眼界非常寬闊,正確認識和積極順應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黨和國家面臨的大事,才能把握主動權、跟上時代前進步伐”“自覺地在大局下想問題、做工作”等一系列思想,把“世界眼光、戰略思維”貫穿于推動改革發展各項工作的始終,以辯證的、實事求是的、唯物主義條件論的戰略思維和世界眼光,認真思考未來首鋼在全球坐標系中的戰略定位,更好地整合利用創新資源,激發內在活力,并就集團新型管理體系、鋼鐵業和城市綜合服務商的經營戰略進行了系統梳理,逐步確立了新時期首鋼轉型發展的總體戰略思路。
正確的判斷力、決斷力、創造力和執行力,是首鋼得以成功轉型的核心能力,首鋼人用自己的勇氣和魄力,為企業轉型發展開創出一條新的道路。
回望2016年,首鋼之變,是全面的變、根本的變、內在的變、實質的變。
積聚創新力量,打造產業轉型新引擎。
推動轉型發展,加速培育新動能,是首鋼在新的發展階段、面對新的目標、走好發展新路的必然選擇。
這一年,首鋼融入城市,服務城市,與城市發展聯系更緊密。
2016年,首鋼承攬立體停車位突破14300個,這是首鋼大力發展靜態交通產業、開拓立體車庫市場取得的重大突破,也是首鋼積極參與城市服務、解決百姓所需又一個新的探索。
為大力發展靜態交通產業,首鋼充分發揮研發集成、設計、設備制造、施工建造、系統控制等優勢,推進公交立體車庫樣機和靜態交通研發示范基地建設。僅用四個月就完成了公交立體車庫項目的研發建造,填補了市場空白;全面完成靜態交通研發示范基地建設,集中展示了六大系列、十三種機械式立體車庫和公交智能立體車庫,成為國內首例、最高水平的立體車庫研發示范基地。基地效應初步顯現,目前在國內多省市開展立體停車場的承建或洽談業務,并得到各地區用戶的認可與好評。
這一年,在產業轉型的道路上,首鋼緊緊圍繞城市發展、政府所急、百姓所需、生態環境等方面尋找機遇,強化市場和服務意識,增強把機遇和優勢轉換成現實的能力,在打造城市綜合服務商上做出新的探索。
這一年,首鋼園區開發搶抓機遇,打造新名片。2016年5月13日,位于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的北京冬奧組委辦公地首次向媒體開放,受到各界高度關注。冬奧組委入駐首鋼園區,是中央、市委市政府對首鋼的巨大信任和支持,為首鋼轉型發展帶來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此前,北京市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發展建設領導小組召開第三次會議,明確了未來三年園區開發建設重點任務安排,北區開發建設提速,西十冬奧廣場、首鋼工業遺址公園、石景山景觀公園、城市織補創新工場和公共服務配套五個片區改造項目和長安街西延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扎實推進,工業遺存利用和生態環境提升項目進展順利,提升了區域新活力。
曹妃甸示范區開發建設扎實推進。2016年9月19日,曹建投公司與曹妃甸區政府簽署了《〈北京(曹妃甸)現代產業發展試驗生態城先行啟動區合作開發框架協議〉的補充協議》,明確了生態城先行啟動區4.6平方公里的地界和土地優惠政策,確保了一、二級開發聯動收益。2016年,曹建投公司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夯實基礎管理,統籌園區各項工作穩步推進。與北京市經信委、曹妃甸區推進協同辦、招商局建立對接溝通機制,深入開展北京產業招商和公共服務業協同工作,產業招商初見成效。曹妃甸示范區域內招商簽約項目44個。5.5平方公里的產業先行啟動區內簽約16個產業項目,目前已開工7個。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這是一個創業的時代,這是一個創新的時代。
首鋼發起設立的“雙創”企業——創業公社,已成為北京市最大國家級眾創空間,其業務開展的產業園運營和創業孵化,目前已簽約運營場地面積達12萬平方米,入駐服務企業超過1300家。
時代總在記錄前行的探索與艱辛,把那些精典之作刻寫在史冊之中。
職工對企業發展信心顯著增強。
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對保生存求發展的現實,首鋼干部職工沒有退縮,在總公司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始終站在最前沿,承受著巨大壓力,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關,進一步增強了對企業發展的信心。這信心,來自清晰明確的戰略定位;這信心,來自首鋼改革的全面深化;這信心,來自轉型發展的扎實推進。
形成了一個良好的發展態勢。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有序推進,鋼鐵業在艱難環境中奮力前行,產品升級、循環經濟、機制活力、自主創新、企業管理成效顯著;首鋼北京園區開發和曹妃甸示范區建設積極推進;新動能培育逐步加快,非鋼產業努力向城市綜合服務商轉型;產融結合取得重要進展;基礎管理工作持續改進,職工隊伍建設全面加強。
首鋼持續深化改革,奮力開創轉型發展新局面,受到各界及社會媒體的充分認可和高度關注。
2016年1月12日至18日,《首鋼大搬遷》在央視播出引起熱烈反響,該片以國家意志和戰略抉擇為主題,演繹出首鋼人在新世紀,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秉承“鋼鐵強國”的執著追求,實施搬遷調整的創業史詩和偉大實踐,體現了首鋼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示范作用和首鋼人在搬遷調整中舍小家、為國家的奉獻精神和英雄壯舉。
2016年10月24日,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開幕當天,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電視臺精心制作的《西望首鋼》5集系列報道和3集專題片,分別在北京衛視《北京新聞》和新聞頻道《銳觀察》欄目同時播出,集中報道了首鋼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抓住機遇深化改革、轉型發展所走過的不平凡歷程,展現了首鋼轉型發展新變化。
一年來,人民日報、人民網、新華社、科技日報、北京日報等各大主流媒體紛紛報道首鋼深化改革、轉型發展的成果,共刊發(播)有關首鋼的新聞200余篇,為首鋼發展營造了良好的輿論環境。
只有順應變革,與時俱進,才能永葆生機。
回望這一年,具有近百年歷史的首鋼,在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用“五大發展理念”引領企業轉型發展,呈現出昂揚向上的“首鋼新貌”。
良好開局昭示輝煌未來。踏著鏗鏘的腳步,首鋼人開始邁向2017年。揚起風帆,踐行新理念,投身新實踐,引領新發展,首鋼這艘巨輪正聚合澎湃之力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