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約熱內盧當地時間2月23日,全球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商淡水河谷發布2016年財報顯示,2016年該公司經調整EBITDA(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為121.81億美元(按照2月24匯率,約合836.90億元人民幣),較2015年增長72.0%。(這是什么概念?相當于所有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員企業2016年利潤總和的2倍多!!!)
淡水河谷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球團礦和鎳生產商,同時還生產錳、鐵合金、煤炭、銅、黃金、白銀、鈷和化肥,其總部位于巴西,業務遍布全球約30個國家。淡水河谷發布的新聞稿稱,2016年淡水河谷凈營業收入達到293.63億美元,較2015年增長了14.7%。銷售收入的增長主要得益于鐵礦粉和球團礦實際價格上漲、鐵礦粉和球團礦銷量提升以及基本金屬銷量提升。
自1973年將第一批鐵礦石運往中國以來,淡水河谷已與中國建立了長達40多年的合作關系,2016年該公司出口中國的鐵礦石約2億噸。淡水河谷2016年刷新了多個產量記錄,如全年鐵礦石產量達到3.488億噸,卡拉加斯全年鐵礦石產量達到1.481億噸。
有意思的是,盡管中國經濟增速放緩,鐵礦石進口量卻在2016年刷新了歷史紀錄。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2016年鐵礦石進口量超過10億噸,達10.24億噸,同比增長7.5%,創出歷史新高。
如果沒有堅實的需求,2017年鐵礦石價格不可能探底回升。回顧2016年,受房地產政策轉暖、汽車產銷兩旺、疊加基建投資發力刺激,鋼價快速上漲帶動鐵礦石需求大增,鐵礦石結束了近兩年的下跌行情,快速登上每噸80 美元的高位,全年漲幅最高達到100%。
2013年10月以來的大連鐵礦石期貨月度價格行情:
鐵礦石價格是這樣漲起來的
可以看出,2016年鐵礦石市場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2015年12月份開始,鐵礦石價格開始企穩回升,從不到300元/噸迅速上漲到4月末的近500元/噸。此輪上漲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一是供需錯配,在鋼材價格產期低迷的情況下,整條產業鏈為減少虧損開始自下而上“瘦身”,社會庫存也隨之降低,低庫存意味著一旦下游需求略微企穩,鐵礦石和鋼材價格就有可能反彈;二是政策向好,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一季度逆周期從需求端(地產和基建雙驅動)大規模刺激導致需求超預期反彈;三是中國貨幣政策超預期寬松,這配合物價指數回升,資產配置的需求驅動資金流向黑色金屬產業鏈。
第二階段,進入5月份,由于鋼廠盈利情況較好,所以前期停產檢修的鋼廠積極復產,粗鋼產量達到歷史高點,鋼廠及社會鋼材庫存飛速積累,終端需求有所放緩,鋼材價格承壓下調。由于鋼廠利潤不斷壓縮,為保其利潤只能不斷的打壓鐵礦石價格,承壓的礦價被動進入下行通道,一路從每噸498.5元的高點下挫至327.5元,幾乎回到了年初水平。
第三階段,鋼廠盈利情況較好,高爐開工率穩步回升,對鐵礦石需求保持增長,同時,人民幣的持續貶值對進口礦的估值區間也得到提升,推動鐵礦石價格從6月初的330元/噸上漲到8月中旬的510元/噸。
第四階段,2016年7月房地產各項數據都出現明顯下滑,對上游的鋼材和鐵礦石需求造成不利影響,而且市場進一步寬松的預期落空結合美元強勢走高,使得鐵礦石價格從8月中旬的510元/噸降至9月中旬的379元/噸,降幅接近18%。
第五階段,受焦煤、焦炭價格大幅上漲影響,鋼廠為降低焦化比,不得不使用高品位鐵礦石,致使鐵礦石出現結構性供需失衡,港口庫存雖處高位,但高品位礦供應依然偏緊,引起礦價不斷走高,一度突破600元/噸,年度漲幅高達100%。
礦業巨頭的“饕餮盛宴”
鐵礦石價格的上漲,國際礦業巨頭們賺得盆滿缽滿,澳洲礦業巨頭力拓去年大賺46億美元逆轉虧損,其中主要針對向中國出口的鐵礦石業務是最大的利潤來源。力拓公布的2016財年顯示,凈利潤從2015年虧損8.66億美元大幅提升至2016年凈利潤46.17億美元。力拓是全球第二大鐵礦石生產商。
另一澳洲鐵礦巨頭必和必拓最新發布財報顯示,公司2017財年上半年盈利32.04億美元,實現扭虧。
經歷了寒冬的鋼鐵業也感受到了春風暖意,2016年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中鋼協會員企業全年利潤總額超過300億元,與2015年虧損近800億元是1100億元的進步。
就在整個鋼鐵產業鏈振奮人心之時,鐵礦石價格仍然繼續快速上漲,驚喜背后卻藏隱憂。
高礦價伴隨高庫存,風險!
2月20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劉振江在長材企業生產經營座談會上就表示:
從心理上講,鋼廠和直接用戶都希望價格相對穩定,也還有一部分機構和社會力量希望波動大一點好,好有賺錢的機會。我們長材企業對今年長材的價格要保持定力,求穩為好,短時暴漲以后還會吐出來,一定要考慮相關價格的平衡關系。現在螺紋鋼已超過了3500元/噸,比去年上漲了近1000元,再漲的空間已經有限,對價格預期、對漲價和降價都要謹慎,不要搶出這個風頭,在長材價格上要保持較強的自我約束能力,科學制定鋼材價格,研究市場供求關系和預判,力保價格處于合理區間。
鋼價與礦價關聯很大。近幾天進口礦價漲得太快,由不到80美金很快到90美金,不算正常,進口礦價飛漲將嚴重干擾市場的平穩運行,我們必須高度警惕。過去港存到1億噸就要降價,現在港存已接近1.3億噸還在漲價,究竟是誰在買?有多大交易量?光看價格指數反映不出交易真實情況,要分析,謹慎出手,不要上圈套,借長材市場的變化想發財的不少。
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個月,中國的鋼產量和鐵礦石進口量是同步提高的。由于鋼產量在高利潤的刺激下再度抬頭,鐵礦石進口的上升,1月9200萬噸的進口量是史上第二高的水平。但是,庫存和價格齊漲顯然是不符合常規的。在某個時候,在港口和交易所積壓的鋼材和鐵礦石庫存一定會扭轉市場情緒。數據顯示,中國1月份鐵礦石港口庫存11951萬噸,環比上月增512萬噸,港口高品粉礦占比從24%升至26%。
一般來說,庫存高企的時候行情都會迎來下跌。必和必拓首席執行官麥肯錫(Andrew Mackenzie)對鐵礦石的前景依然很謹慎。他周二對媒體表示,必和必拓作為全世界第三大鐵礦石生產商,在短期內觀察到了下行風險,因為中國鋼材需求增長不夠快,而高港口庫存和增加的低成本供應源都使之雪上加霜。
業內人士表示,如果說每噸80美元是國內鐵礦石行業的生命線,每噸100美元則是鐵礦石行業復產一個絕對積極的信號,倘若真不受“控制”快速突破每噸100美元大關,不僅是國內礦山,全球鐵礦石礦山均陷入快速復產階段,考慮到節后鐵礦石庫存持續上升,難以得到有效釋放,國外大礦們怎么可能將好不容易得來的蛋糕再拱手送人?
數據顯示,截至2月24日,大連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報698.5元/噸,當周沖高至741.5元/噸后快速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