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河鋼宣鋼棒材事業部一小型產線成品收集區域,青年技術員尚志超手拿游標卡尺,正在對?準12mm規格螺紋鋼進行裝車前的質量檢驗。只見他仔細卡量,隨后從口袋中取出一個筆記本,將測量數據認真地記錄上去。“小尚,產品全部合格,這次可以睡個安穩覺了吧?”一旁的質量檢驗員王永軍打趣道。“嗯,這次心里踏實了。”尚志超略顯疲憊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2月12日,該產線接到3500噸ф12mm規格出口材的生產任務。客戶要求產品端面規則,絕不能出現絲毫折疊。就該產線現有裝備水平和工藝條件而言,客戶的這個要求近乎苛刻。對此,該產線生產、技術、設備骨干人員火速“集結”,消除ф12mm規格螺紋鋼頭尾折疊攻關小組應運而生。軋機調整經驗豐富、熟練掌握CAD(一款用于電氣設計領域的軟件)制圖技術、文字表達能力強的尚志超當之無愧地成為了攻關組組長。“作為產線青年技術人員,充分發揮自身專業技術優勢,提升產品質量,滿足客戶需求,我責無旁貸!”尚志超向作業長武萬貴立下了“軍令狀”。
說干就干。尚志超帶領團隊成員一頭扎進產線,針對導致產品產生折疊現象的各個生產環節進行逐一論證。餓了,就在主控室泡袋方便面快速解決;困了,拿濕毛巾擦擦臉,接著翻閱資料,研究對策……經過兩天兩夜的不眠不休,他指著中軋7H、9H出口導衛,興奮地像個孩子似地跳起來說:“我終于找到頭尾產生折疊現象的‘病根’了!中軋7H、9H出口導衛輪緣倒角角度不合適,造成中軋過程軋件帶耳子,軋件進入精軋后就會造成成品折疊,影響產品質量。”時間緊迫,尚志超快速趕制出改造圖紙,并召集攻關組成員開會討論,最終將7H輪緣倒角由15度修改為30度,將9H輪緣倒角由10度修改為15度。在攻關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2月16日,3500噸合格產品全部下線,不僅提前一天完成訂單生產任務,而且切損率降低了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