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淮南礦業發布整體改制方案稱,將通過皖江物流實現整體上市,具體形式或通過公司定增的方式實現,整體改制工作擬于2018年上半年完成。
此外,淮南礦業還將落實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戰略投資者對淮南礦業增資。淮南礦業是安徽省第三家計劃整體上市的公司。業內認為,隨著煤炭行業去產能的深入,今年煤炭集團國企改革將成為重點,而將集團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實現整體上市更是改革的一大方向。
淮南礦業整體上市提上日程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近日,淮南礦業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整體改制方案》(以下簡稱“改制方案”),公司計劃進行整體改制、上市工作。
據了解,淮南礦業是安徽省第一大煤電一體化企業,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均為安徽省國資委,旗下擁有控股上市公司皖江物流。公司主營煤炭開采與銷售、電力、房地產、物流貿易等業務。
此外,未來上市資產主要為煤炭、電力、技術服務等與煤電主業相關的資產,主營業務之外的資產(房地產、金融、物流貿易等)將通過轉讓、置換等方式剝離。
淮南礦業表示,改制方案須上報安徽省國資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審批并經淮南礦業股東會批準后方能實施;根據改制方案的時間計劃,整體改制工作擬于2018年上半年完成,但能否按時完成,具有不確定性;整體改制工作完成后淮南礦業擬上市資產質量、業績水平等是否、何時具備實現整體上市的條件具有不確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至2015年,由于煤價不斷下跌,煤炭成本與售價倒掛,淮南礦業生產經營承擔著巨大壓力。在煤炭去產能的背景下,去年,淮南礦業已順利完成420萬噸去產能任務,平穩有序分流安置1.3萬人,為企業有效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減少無效投入、實現脫困發展拓展了空間。
2016年,淮南礦業產量創歷史最高,平均采煤工效1124噸/人,同比提高23%,高于全國平均工效;噸煤成本同比下降56.35元,降低成本39億元。
與此同時,淮南礦業積極實施去產能,關閉虧損煤礦,2016年實現利潤10億元,同比減虧增盈30億元,一舉扭轉了2013年以來連年虧損的局面。
但是,由于淮南礦業連續三年虧損,截至2016年9月末,資產負債率高達83.94%,處于行業較高水平,債務負擔很重。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煤炭行業形勢好轉,煤價逐漸回歸理性,預計淮南礦業的盈利能力將持續改善。
將以皖江物流為平臺實施混改
實際上,淮南礦業將能源業務注入皖江物流的承諾由來已久。
2014年12月6日,皖江物流在重大資產重組繼續停牌的公告中表示,在戰略安排方面,控股股東淮南礦業有意將皖江物流作為主業資產進入資本市場的平臺。
根據淮南礦業的安排,改制方案獲批并實施后,公司將通過皖江物流實現整體上市,具體形式或通過皖江物流定增的方式實現。
對此,皖江物流日前也發布公告稱,根據改制方案,淮南礦業將進行整體改制。改制完成后,將實現非能源業務相關資產置出淮南礦業。在此基礎上,在條件具備、時機成熟時,淮南礦業將履行在與公司有關重大資產重組過程中所做出的承諾,與公司協商共同推進淮南礦業整體上市工作。
需要一提的是,關于淮南礦業整體上市一事,皖江物流還收到了上交所的問詢函,其在回復中表示,根據重組方案,公司采取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向淮南礦業購買其下屬的淮滬煤電有限公司50.43%股權、淮滬電力有限公司49%股權、淮南礦業集團發電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并同時募集配套資金。
此外,目前擬上市資產自身尚未盈利,尚無法達到增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財務指標要求,未來能否達到財務指標要求、何時達到,均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皖江物流還表示,淮南礦業整體改制方案主要包括安徽省國資委設立控股公司并將安徽省國資委持有的淮南礦業股權劃轉至控股公司;非上市資產由淮南礦業剝離至控股公司;落實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戰略投資者以現金方式對淮南礦業增資。
事實上,淮南礦業整體上市是安徽省加速國企改革的一個重要事件,2016年7月份,安徽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要在省國資國企改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
其中,整體上市、員工持股和引入戰投成為推動安徽國企改革大提速的“三駕馬車”。淮南礦業此次改制是安徽省繼江淮汽車、安徽建工集團之后的第三家計劃整體上市的公司。
有煤炭行業分析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煤炭集團多是國企,隨著煤炭行業去產能的深入,今年煤炭集團國企改革將成為各省的重點,而將集團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實現整體上市更是改革的一大方向。
此外,淮南礦業還將落實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戰略投資者對淮南礦業增資。淮南礦業是安徽省第三家計劃整體上市的公司。業內認為,隨著煤炭行業去產能的深入,今年煤炭集團國企改革將成為重點,而將集團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實現整體上市更是改革的一大方向。
淮南礦業整體上市提上日程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近日,淮南礦業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整體改制方案》(以下簡稱“改制方案”),公司計劃進行整體改制、上市工作。
據了解,淮南礦業是安徽省第一大煤電一體化企業,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均為安徽省國資委,旗下擁有控股上市公司皖江物流。公司主營煤炭開采與銷售、電力、房地產、物流貿易等業務。
此外,未來上市資產主要為煤炭、電力、技術服務等與煤電主業相關的資產,主營業務之外的資產(房地產、金融、物流貿易等)將通過轉讓、置換等方式剝離。
淮南礦業表示,改制方案須上報安徽省國資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審批并經淮南礦業股東會批準后方能實施;根據改制方案的時間計劃,整體改制工作擬于2018年上半年完成,但能否按時完成,具有不確定性;整體改制工作完成后淮南礦業擬上市資產質量、業績水平等是否、何時具備實現整體上市的條件具有不確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至2015年,由于煤價不斷下跌,煤炭成本與售價倒掛,淮南礦業生產經營承擔著巨大壓力。在煤炭去產能的背景下,去年,淮南礦業已順利完成420萬噸去產能任務,平穩有序分流安置1.3萬人,為企業有效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減少無效投入、實現脫困發展拓展了空間。
2016年,淮南礦業產量創歷史最高,平均采煤工效1124噸/人,同比提高23%,高于全國平均工效;噸煤成本同比下降56.35元,降低成本39億元。
與此同時,淮南礦業積極實施去產能,關閉虧損煤礦,2016年實現利潤10億元,同比減虧增盈30億元,一舉扭轉了2013年以來連年虧損的局面。
但是,由于淮南礦業連續三年虧損,截至2016年9月末,資產負債率高達83.94%,處于行業較高水平,債務負擔很重。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煤炭行業形勢好轉,煤價逐漸回歸理性,預計淮南礦業的盈利能力將持續改善。
將以皖江物流為平臺實施混改
實際上,淮南礦業將能源業務注入皖江物流的承諾由來已久。
2014年12月6日,皖江物流在重大資產重組繼續停牌的公告中表示,在戰略安排方面,控股股東淮南礦業有意將皖江物流作為主業資產進入資本市場的平臺。
根據淮南礦業的安排,改制方案獲批并實施后,公司將通過皖江物流實現整體上市,具體形式或通過皖江物流定增的方式實現。
對此,皖江物流日前也發布公告稱,根據改制方案,淮南礦業將進行整體改制。改制完成后,將實現非能源業務相關資產置出淮南礦業。在此基礎上,在條件具備、時機成熟時,淮南礦業將履行在與公司有關重大資產重組過程中所做出的承諾,與公司協商共同推進淮南礦業整體上市工作。
需要一提的是,關于淮南礦業整體上市一事,皖江物流還收到了上交所的問詢函,其在回復中表示,根據重組方案,公司采取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向淮南礦業購買其下屬的淮滬煤電有限公司50.43%股權、淮滬電力有限公司49%股權、淮南礦業集團發電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并同時募集配套資金。
此外,目前擬上市資產自身尚未盈利,尚無法達到增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財務指標要求,未來能否達到財務指標要求、何時達到,均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皖江物流還表示,淮南礦業整體改制方案主要包括安徽省國資委設立控股公司并將安徽省國資委持有的淮南礦業股權劃轉至控股公司;非上市資產由淮南礦業剝離至控股公司;落實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戰略投資者以現金方式對淮南礦業增資。
事實上,淮南礦業整體上市是安徽省加速國企改革的一個重要事件,2016年7月份,安徽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要在省國資國企改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
其中,整體上市、員工持股和引入戰投成為推動安徽國企改革大提速的“三駕馬車”。淮南礦業此次改制是安徽省繼江淮汽車、安徽建工集團之后的第三家計劃整體上市的公司。
有煤炭行業分析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煤炭集團多是國企,隨著煤炭行業去產能的深入,今年煤炭集團國企改革將成為各省的重點,而將集團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實現整體上市更是改革的一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