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稀土在2011年暴漲過后低迷了5年之久,今年迎來了近年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回暖。數據顯示,2017年年初以來,標志性稀土產品氧化鐠釹均價累計上漲43%。尤其是進入6月份以后,該產品價格在近一個半月時間內漲幅超過了20%。
一名稀土行業的分析師對澎湃系新聞表示,“6月份以來稀土價格的上漲受國家工信部核查影響比較大。”據工信部網站,5月份、6月份,工信部稀土辦分別組織核查組赴江蘇、江西,檢查稀土行業違法違規專項行動的進展情況。而在核查之前,中國稀土行業已持續了4個多月的全國范圍內的打擊稀土違法違規行為專項行動。
在本輪“打黑”行動中,“正規軍”六大稀土集團(中鋁公司、北方稀土、廈門鎢業、中國五礦、廣東稀土、南方稀土)也首次納入了整頓范圍。
另外,截至目前,最新一輪國家收儲已招標5次。除首次招標9大品種全部流標外,其余4次共計收儲5900噸。而根據業內預計,未來還會有兩次量更大的收儲,本輪收儲總量為1.5萬噸左右。
六大集團納入“打黑”范圍
上述分析師提到,“這次核查出了具體問題,有企業違法違規、加工私礦。”值得注意的是,這里所指的企業重點指部分冶煉回收企業,而以往“打黑”側重于從“黑礦”源頭著手,這也就意味圍堵環節在今年發生了轉變。
“正規軍”六大集團也在本次“黑稀土”整頓范圍之內。有證券機構研報指出,這一次開始對六大集團旗下冶煉回收企業等進行嚴格管控:原材料、輔料、能源消耗、存貨、環保、稅務等方面皆有涉及,據此認為此前對外不對內的整頓場面有望明顯好轉,整頓有望真正邁入公平化、實質化、常態化。
此前有業內資深人士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目前,離子型稀土已形成了一個從礦山、分離冶煉生產到下游應用企業'體外循環’的黑色產業鏈,而六大集團也在參與其中。”黑色產業鏈避開稅賦、環保等費用后,通常能以較低的成本擾亂市場,讓合法企業生存環境惡化。
本輪“打黑”不同于以往之處還在于持續時間拉長。2016年11月,工信部聯合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公安部等部門下發《關于商請組織開展打擊稀土違法違規行為專項行動的函》,決定在前期整頓工作基礎上,自2016年12月至2017年4月在全國開展打擊稀土違法違規行為專項行動。而此前的2015年、2016年,專項行動持續時間分別為1個月和3個月。
另外,工信部稀土辦在6月底還專門成立了由技術、財務、法律等方面專家組成的整頓稀土行業秩序專家組,將在企業生產技術分析、原材料成分檢測、財務數據分析、依法行政等方面為稀土行業秩序核查整頓提供支撐和援助。這一舉措的目的正是為了持續推進打擊稀土違法違規行為專項行動,逐步將整頓工作常態化、制度化。
國家收儲隔月執行
除“打黑”步步緊逼之外,國家收儲的節奏也發生了變化。
以往國家收儲稀土都是一次性解決。一次性收儲傳導到稀土市場,就是價格在收儲完后迅速恢復低點。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國家收儲采取“少量多次”策略,并且隔月收儲一次。
2016年6月首次收儲9大品種全部流標,此后的2016年12月、2017年1月、3月、5月已連續收儲4次,共計5900噸。相對于本輪收儲計劃的1.5萬噸,目前的幾輪收儲完成了不到40%。前述分析師表示,“原因在于收儲價格不高,企業不愿意交出去。”
該分析師還透露,“7月底應該還會有一次收儲。”而業內也普遍預計,本輪剩下的兩次收儲將在7月份、9月份招標,隨著稀土價格底部上漲,企業交貨意愿更強,單次收儲量將更大。
在中國稀土價格的持續上漲的同時,表面看起來稀土需求也在好轉。數據顯示,2017年1-5月份以來稀土出口累計2.2萬噸,同比增長12%,稀土及制品出口累積3.8萬噸,同比增16%。而國內也在呈現出一種供不應求的現象。然而,北方稀土副總經歷李金玲此前表示,稀土行業半年之內的增長假象比較多,當價格上漲的時候,生產企業和貿易商都會增加進貨。
稀土暴漲行情重新點燃國際擔憂?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稀土行情的暴漲趨勢,或許再次引起了全球其他國家的關注。據外媒報道,美國元素(AmericanElementsCorp.)首席執行官MichaelSilver表示,本周一,他會見了特朗普總統的首席戰略師SteveBannon,以說服其將美國唯一的稀土礦MountainPass國有化,因稀土擁有軍事用途。
Silver表示,“該礦應該被改造成一個國家實驗室,致力于重建美國的稀土礦工業,使世界各國相信在美國建造高科技制造工廠是安全的。”Silver還表示:“關于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可以購買價格合理的稀土材料的地方的看法,如今必須改變。”
而此前的7月11日,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稀土冶煉分離企業盛和資源(600392)公告稱,其聯合對海外稀土礦山MountainPass的資產購買協議已獲得美國特拉華州破產法庭的批準,同時,公司的海外稀土礦項目系列合作協議已經生效。在更早的時候,落敗的競購對手弗吉尼亞企業家TomClarke在拍賣結束后就曾表示過,他計劃就該交易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對拍賣結果提出質疑。
稀土是17種金屬元素的統稱,素有“工業味精”之美譽,廣泛應用于電子信息、石油化工、冶金、機械、能源等13個領域40多個行業。而稀土之所以成為資源爭奪焦點,更在于它能應用于導彈、智能武器、導航儀、噴氣發動機等軍事高新技術上。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數據,截至2016年全球稀土礦儲量約1.2億噸,中國稀土礦儲量4400萬噸,占世界儲量的36.67%,位居世界第一。2016年全球稀土產量12.6萬噸,中國貢獻了10.5萬噸,占比高達83%。
一名稀土行業的分析師對澎湃系新聞表示,“6月份以來稀土價格的上漲受國家工信部核查影響比較大。”據工信部網站,5月份、6月份,工信部稀土辦分別組織核查組赴江蘇、江西,檢查稀土行業違法違規專項行動的進展情況。而在核查之前,中國稀土行業已持續了4個多月的全國范圍內的打擊稀土違法違規行為專項行動。
在本輪“打黑”行動中,“正規軍”六大稀土集團(中鋁公司、北方稀土、廈門鎢業、中國五礦、廣東稀土、南方稀土)也首次納入了整頓范圍。
另外,截至目前,最新一輪國家收儲已招標5次。除首次招標9大品種全部流標外,其余4次共計收儲5900噸。而根據業內預計,未來還會有兩次量更大的收儲,本輪收儲總量為1.5萬噸左右。
六大集團納入“打黑”范圍
上述分析師提到,“這次核查出了具體問題,有企業違法違規、加工私礦。”值得注意的是,這里所指的企業重點指部分冶煉回收企業,而以往“打黑”側重于從“黑礦”源頭著手,這也就意味圍堵環節在今年發生了轉變。
“正規軍”六大集團也在本次“黑稀土”整頓范圍之內。有證券機構研報指出,這一次開始對六大集團旗下冶煉回收企業等進行嚴格管控:原材料、輔料、能源消耗、存貨、環保、稅務等方面皆有涉及,據此認為此前對外不對內的整頓場面有望明顯好轉,整頓有望真正邁入公平化、實質化、常態化。
此前有業內資深人士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目前,離子型稀土已形成了一個從礦山、分離冶煉生產到下游應用企業'體外循環’的黑色產業鏈,而六大集團也在參與其中。”黑色產業鏈避開稅賦、環保等費用后,通常能以較低的成本擾亂市場,讓合法企業生存環境惡化。
本輪“打黑”不同于以往之處還在于持續時間拉長。2016年11月,工信部聯合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公安部等部門下發《關于商請組織開展打擊稀土違法違規行為專項行動的函》,決定在前期整頓工作基礎上,自2016年12月至2017年4月在全國開展打擊稀土違法違規行為專項行動。而此前的2015年、2016年,專項行動持續時間分別為1個月和3個月。
另外,工信部稀土辦在6月底還專門成立了由技術、財務、法律等方面專家組成的整頓稀土行業秩序專家組,將在企業生產技術分析、原材料成分檢測、財務數據分析、依法行政等方面為稀土行業秩序核查整頓提供支撐和援助。這一舉措的目的正是為了持續推進打擊稀土違法違規行為專項行動,逐步將整頓工作常態化、制度化。
國家收儲隔月執行
除“打黑”步步緊逼之外,國家收儲的節奏也發生了變化。
以往國家收儲稀土都是一次性解決。一次性收儲傳導到稀土市場,就是價格在收儲完后迅速恢復低點。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國家收儲采取“少量多次”策略,并且隔月收儲一次。
2016年6月首次收儲9大品種全部流標,此后的2016年12月、2017年1月、3月、5月已連續收儲4次,共計5900噸。相對于本輪收儲計劃的1.5萬噸,目前的幾輪收儲完成了不到40%。前述分析師表示,“原因在于收儲價格不高,企業不愿意交出去。”
該分析師還透露,“7月底應該還會有一次收儲。”而業內也普遍預計,本輪剩下的兩次收儲將在7月份、9月份招標,隨著稀土價格底部上漲,企業交貨意愿更強,單次收儲量將更大。
在中國稀土價格的持續上漲的同時,表面看起來稀土需求也在好轉。數據顯示,2017年1-5月份以來稀土出口累計2.2萬噸,同比增長12%,稀土及制品出口累積3.8萬噸,同比增16%。而國內也在呈現出一種供不應求的現象。然而,北方稀土副總經歷李金玲此前表示,稀土行業半年之內的增長假象比較多,當價格上漲的時候,生產企業和貿易商都會增加進貨。
稀土暴漲行情重新點燃國際擔憂?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稀土行情的暴漲趨勢,或許再次引起了全球其他國家的關注。據外媒報道,美國元素(AmericanElementsCorp.)首席執行官MichaelSilver表示,本周一,他會見了特朗普總統的首席戰略師SteveBannon,以說服其將美國唯一的稀土礦MountainPass國有化,因稀土擁有軍事用途。
Silver表示,“該礦應該被改造成一個國家實驗室,致力于重建美國的稀土礦工業,使世界各國相信在美國建造高科技制造工廠是安全的。”Silver還表示:“關于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可以購買價格合理的稀土材料的地方的看法,如今必須改變。”
而此前的7月11日,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稀土冶煉分離企業盛和資源(600392)公告稱,其聯合對海外稀土礦山MountainPass的資產購買協議已獲得美國特拉華州破產法庭的批準,同時,公司的海外稀土礦項目系列合作協議已經生效。在更早的時候,落敗的競購對手弗吉尼亞企業家TomClarke在拍賣結束后就曾表示過,他計劃就該交易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對拍賣結果提出質疑。
稀土是17種金屬元素的統稱,素有“工業味精”之美譽,廣泛應用于電子信息、石油化工、冶金、機械、能源等13個領域40多個行業。而稀土之所以成為資源爭奪焦點,更在于它能應用于導彈、智能武器、導航儀、噴氣發動機等軍事高新技術上。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數據,截至2016年全球稀土礦儲量約1.2億噸,中國稀土礦儲量4400萬噸,占世界儲量的36.67%,位居世界第一。2016年全球稀土產量12.6萬噸,中國貢獻了10.5萬噸,占比高達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