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艱巨、時間緊迫、責任重大。”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這樣形容當前的煤電“去產能”態勢,并強調2017年是防范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工作全面啟動的一年。
上述發言出現在7月31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舉行的防范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視頻會議上。當天,由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央行、國資委、工信部等16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防范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公之于眾。
實際上,2016年以來,陸續有關于煤電行業去產能的措施出臺。此次《意見》中,則是對化解煤電產能過剩的主要任務和方式進行了整體部署。
按照《意見》,“十三五”期間,全國停建和緩建煤電產能1.5億千瓦,淘汰落后產能0.2億千瓦以上。2020年,全國煤電裝機規模控制在11億千瓦以內。
按照2017年初制定的目標任務,今年煤電行業要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產能5000萬千瓦以上。
從“大躍進”到“急剎車”,中國煤電行業的方向大轉彎,只用了兩年多的時間。
正如華能技術經濟研究院副總經濟師韓文軒所言,煤電過剩是市場和計劃雙重失靈下的資源錯配。除了當前實施的“關停、停建、緩建”之外,煤電“去產能”也需要標本兼治,加快推進電力行業的綜合改革。
去產能路線圖出臺
中國電力規劃總院原院長胡兆光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煤電過剩問題此前在業內討論廣泛,從宏觀層面來看,由于電力行業央企集中的特點,煤電產能過剩投資實際上浪費的是大多是國家的錢。
此前綠色和平和華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聯合發布的《中國煤電產能過剩及投資泡沫研究》提到,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020年煤電過剩產能將達到2億千瓦。按每千瓦3500元投資建設成本計算,投資浪費將高達7000億元。
回溯此輪“煤電大躍進”始于2014年。當年10月,國務院發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4年版)》,明確提出火電站由省級政府核準。到2015年9月底,全國的火電裝機容量為9.47億千瓦,但在建的火電裝機容量還有1億千瓦左右。
上述發言出現在7月31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舉行的防范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視頻會議上。當天,由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央行、國資委、工信部等16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防范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公之于眾。
實際上,2016年以來,陸續有關于煤電行業去產能的措施出臺。此次《意見》中,則是對化解煤電產能過剩的主要任務和方式進行了整體部署。
按照《意見》,“十三五”期間,全國停建和緩建煤電產能1.5億千瓦,淘汰落后產能0.2億千瓦以上。2020年,全國煤電裝機規模控制在11億千瓦以內。
按照2017年初制定的目標任務,今年煤電行業要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產能5000萬千瓦以上。
從“大躍進”到“急剎車”,中國煤電行業的方向大轉彎,只用了兩年多的時間。
正如華能技術經濟研究院副總經濟師韓文軒所言,煤電過剩是市場和計劃雙重失靈下的資源錯配。除了當前實施的“關停、停建、緩建”之外,煤電“去產能”也需要標本兼治,加快推進電力行業的綜合改革。
去產能路線圖出臺
中國電力規劃總院原院長胡兆光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煤電過剩問題此前在業內討論廣泛,從宏觀層面來看,由于電力行業央企集中的特點,煤電產能過剩投資實際上浪費的是大多是國家的錢。
此前綠色和平和華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聯合發布的《中國煤電產能過剩及投資泡沫研究》提到,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020年煤電過剩產能將達到2億千瓦。按每千瓦3500元投資建設成本計算,投資浪費將高達7000億元。
回溯此輪“煤電大躍進”始于2014年。當年10月,國務院發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4年版)》,明確提出火電站由省級政府核準。到2015年9月底,全國的火電裝機容量為9.47億千瓦,但在建的火電裝機容量還有1億千瓦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