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鋼釩與西昌鋼釩大力推進以高爐為中心、燒結焦化為基礎、原燃料為保障的一體化質量管控體系建設,推動指標持續優化。攀鋼釩加強了精細化操作和管控水平,努力提高高爐適應外部條件變化的能力;通過質量“兩手抓”、工藝推進“五步走”,攻克產品缺陷,降低了坯料成本。該公司大力推廣鐵水脫硫旋轉噴槍、轉爐出鋼滑板擋渣等新技術,在調整品種結構上實現精準脫硫,將噸鋼全流程鋼鐵料消耗降低了4公斤左右。西昌鋼釩完善鐵水罐功能性承包機制,及時將粘結、侵蝕嚴重的鐵水罐下線處理。從煉鋼工序返回的鐵水空罐,做到100%翻渣作業,有效降低鐵水空罐的罐皮重量,最大限度減少鐵水罐積壓。通過持續優化提高鐵鋼界面運行效率,提升技術與減少高爐鐵損、提高收得率等工藝優化攻關,采取降低鐵水溫度損失等舉措,持續推進降本增效目標實現。
礦業公司從管理降本的角度出發,制定下發了系統降本增效專項工作方案,建立技術經濟、工序成本、綜合效益三大指標體系。成立了由公司領導掛帥的降本增效攻關隊,確定了七大降本措施,完成了“尖山采場深部礦石開采優化設計”項目,可保證在投入較少資金的情況下,實現尖山地下采場的經濟安全開采。開展白馬選礦廠3號半自磨拋尾系統優化設計,起到了節省投資,降低成本的效果。
工程公司加強建造合同成本管理,實現項目目標成本預測與控制的有機結合。通過提高固定資產使用效能,盤活閑置存量資產,加大降庫利庫力度;掌握物資市場信息,做到經濟采購,在保障供應的同時,實現采購綜合降本6%以上。
如今,攀鋼更加注重依靠科技創新優化工藝,增強降成本效果。研究、生產、管理等相關單位和部門協同作戰,認真落實市場倒逼機制,深入開展對標挖潛,查找短板、深挖潛力。研究院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系統降本中的作用,開展以鋼鐵經濟冶煉等為代表的全流程攻關,自主開發多項關鍵技術,實現了較好的系統降本效益。該院與冶煉工序有關單位攜手攻關,通過改進與優化配煤結構、燒結原料與高爐爐料結構,進一步提高釩鈦礦使用比例,降低鋼鐵物料消耗、原燃料與動力成本。
除此之外,攀鋼還在優化物流組織、嚴控物流運輸成本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攀鋼釩物流中心作為攀鋼本部主要物流運輸單位,積極配合鐵鋼界面優化需要,通過信息化系統進行預排作業,減少人工干預,降低了運輸機車待停時間,提高了熱裝熱送率。國貿公司通過與汽運比價,加強鐵路運費優惠談判,爭取到主要銷售區域站點運費全面下浮的優惠政策;創新物流管理,優選物流方案,開展“鐵——公、鐵——水、公——水”等聯運方式,降本增效成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