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又稱“企業資源計劃”,它把企業的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等統一管理,利用企業現有資源,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包鋼與臺灣中冠資訊公司合作,共同推進新體系ERP管理系統的實施;組織ERP知識培訓講座,為全面推行ERP管理系統奠定理論基礎;啟動包鋼ERP管理系統建設項目,成立包鋼股份ERP推進領導小組,出臺《包鋼股份ERP推進工作考核辦法》,生產、質量、銷售、財務、成本、倉儲、采購、設備、工程、人資等10個ERP項目業務推進小組履行各自責任,包鋼ERP管理系統建設工作穩步向前。
如今,這個承載著現代化包鋼希望的項目進展如何?7月26日,記者來到包鋼信息服務中心。推開ERP測試培訓教室的大門,墻壁上“距包鋼ERP管理系統上線還有37天”的倒計時條幅首先映入眼簾。
記者了解到,包鋼ERP項目以需求分析、流程梳理優化、編碼規則制定、基礎數據準備、接口技術協議、系統測試調整、全員深入培訓、制度文件修訂等8個環節為重點有序推進。目前,項目已進入第二次生產、質量系統聯合測試階段。這以后還要進行內部培訓測試,待準備工作完成后上線運行。這間測試培訓教室是此次聯合測試的集中辦公地,而與這里的工作人員同樣忙碌著的還有各生產廠以及質量檢測單位的技術人員、崗位職工。系統將在9月1日全面上線,倒計時讓大家都繃緊了弦兒。
薄板廠計算機中心工程師莊嚴正在通過ERP系統模擬下發生產計劃。按照線上生產合同,薄板廠今天將生產兩個品種的熱軋卷。從鑄機到軋制,整個生產過程都按照計劃一步步執行。“ERP系統以及現場二級系統均存在問題,需要更改軟件程序。”莊嚴說,這就是測試的目的:發現問題,改進程序。與薄板廠同時參與此次測試工作的還有長材廠、軌梁廠、鋼管公司、煉鋼廠等生產廠。每一名參與其中的工作人員都和莊嚴一樣,要在這樣的邊改邊測中繼續測試下去,直到沒有問題。
“客戶只需錄入銷售訂單,系統就能自動進行質量評審、比對訂單。參數匹配則下發訂單,按合同生產。”信息服務中心工程師張瑞芳負責ERP項目質量組工作,她用簡短的話語向記者介紹ERP系統上線后將會帶來的便利。從客戶錄單到出具質保書,質量組在ERP系統中責任“卡兩頭”,加之是“一組對五廠”的工作方式,在這次聯合測試中,張瑞芳和她所在的團隊壓力很大。包鋼ERP管理系統包括生產、質量、銷售結算、財務成本、購儲運、人力資源、設備、信息運作平臺等子系統。以質量系統為例,僅“冶金規范”一項就包含上萬條數據。這些數據都需要質量管理人員一一錄入,反復測試與修改。只有整個系統中的每一條基礎數據都準確無誤,才能保證系統如期上線運行,全面打通“產銷質”“購儲運”、成本核算流程。
“其實,ERP只有開始,沒有結束。”臺灣中冠資訊公司產銷系統處經理蘇育民告訴記者,ERP管理系統穩定運行后,將實現保產保發貨、保物流與信息流同步、保數據準確性的目標。屆時,這間測試培訓教室將冷清下來。然而,這并不代表ERP工作的結束。對于一個企業來說,為適應業務變化,滿足業務單位提出的要求,ERP系統必須不斷改變。這就意味著,ERP系統是一個隨時更新的“活”系統,其維護工作將一直延續下去。與此同時,作為“大數據”的基礎,ERP系統對于包鋼管理升級所起到的積極推動作用也將一直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