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海洋工程咨詢協會和首鋼集團共同主辦的第二屆海洋發展曹妃甸論壇近日舉行。記者在論壇上了解到,從2003年以來,首鋼集團累計在河北投資1500多億元,在河北注冊企業50多家,資產規模超1700億元。首鋼集團還通過產業基金等形式推動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建設,截至今年8月,示范區已簽約18個產業項目,總投資約347億元。
自2003年起,首鋼集團開展了史無前例的鋼廠大搬遷調整,由中心城市向環渤海經濟圈進行戰略轉移,陸續在河北地區形成2000萬噸鋼生產能力。截至今年6月,首鋼在河北省注冊企業有50多家,資產規模1700多億元,銷售收入880億元,職工3萬多人,上繳稅金280多億元。
搬遷后,首鋼的鋼鐵產業全面升級,產品由傳統長材向高端板材轉變、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轉變。目前,首鋼集團鋼鐵產品已形成汽車板、電工鋼、鍍錫板、管線鋼等為代表的14大產品集群,覆蓋鋼材品種全23類中的21類,特別是高端鋼材海工鋼和耐候鋼達13大類95個牌號,累計供貨600多萬噸。今年5月,由首鋼供應的約1萬噸海工鋼助力中集集團“藍鯨1號”首次可燃冰試采成功。首鋼耐候鋼已覆蓋集裝箱、輸電鐵塔、橋梁、鐵路貨車等領域,市場占有率多年保持國內第一,供貨已超過500萬噸。
《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將曹妃甸打造成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戰略合作區,由首鋼基金參與發起的曹妃甸發展基金總規模100億元,主要投向示范區交通基礎設施、醫療及公共服務事業、節能環保產業。下一步,基金還將根據示范區發展需求和北京市企業外遷需求逐步完善,為曹妃甸區基礎設施建設和北京市外遷企業在曹妃甸區域發展提供長期支持。
目前,曹妃甸現代港口物流、鋼鐵、裝備制造等主體框架基本建成,化工、再生資源等產業正在加速聚集,電力、海水淡化、建材、環保等關聯產業初具規模。截至今年8月,園區已簽約18個產業項目,總投資約347億元,北京城建重工專用車及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北京中恒復印材料、北京君和相變循環控能等產業項目已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