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陜鋼集團漢鋼公司緊抓國企改革要點,將維修單位招投標及合同管理業務下放二級管理單位,該公司煉鐵事業部緊跟公司改革步伐,創新內部管理機制,以“三個有利于”為切入點,既有利于生產順行、有利于維修管理、有利于降低成本,將水系統維修承包模式由原來的人均工資承包改變為噸鐵費用承包,經過一個月的運行,改革紅利已初見成效。
該公司煉鐵事業部水泵系統負責所有生產所需的新水及回用水的輸送,對整個生產系統有著關鍵性作用。前期水系統維修較分散,燒結工序由事業部內部技術人員兼職維修,煉鐵工序水系統由沁陽裕豐承包維修,存在管理分散、管維修不管備件、維修技術不齊、維修時間不一和備件申報程序復雜、溝通不暢等種種不利因素,對水泵的安全穩定運行造成制約,對整個生產系統安全運行也是重大制約因素。
自維修單位招投標及合同管理業務下放二級管理單位后,該公司煉鐵事業部經過詳細測算,將承包模式由原來的人均工資承包改變為噸鐵總費用承包。承包后設備維修、備件采購均由承包單位自行負責,改變了以前維修管理與備件管理分離,各系統維修人員、技術不一、溝通不暢等局面。煉鐵事業部只需提出水泵存在問題并限時維修,不再具體參與維修及備件設備過程,管理程序更簡化,管理更順暢,也提高了管理效率,管理更順暢。
改革后實行集中統一管理,充分發揮維修單位的技術優勢、人員優勢、備件自己采購優勢,對水泵的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了堅強保障,也保障了整個生產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運行一個月以來,承包費用相比前期人均工資承包時,每月費用降低近1萬元,年可降低維修費用約1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