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記者從輪軸事業部了解到,馬鋼輪軸技術服務團隊在廣州地鐵連續奮戰,為攻關車輪失圓難題取得了大量寶貴的現場數據,以專業的服務贏得客戶首肯,鞏固了馬鋼輪軸的品牌形象。
馬鋼車輪品牌享譽國內外地鐵市場。上世紀60年代,馬鋼地鐵車輪首秀北京地鐵。近10年間,馬鋼先后研制出低噪音車輪、輻板制動車輪和彈性車輪等升級產品,技術實力遙遙領先。目前,馬鋼已擁有近90個品種的地鐵車輪產品,并成功打入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南京等大中城市,占有國內地鐵市場七成以上份額。
品牌越做越響,責任越來越大。近年來,廣州地鐵乘客投訴車輛震動和異響次數明顯增多。經分析原因是車輪失圓。“失圓是車輪運行一段時間后發生的局部或多邊形磨耗現象,除了車輪自身硬度均勻性,還和應用的環境條件有直接關系。如車型、線路條件、制動方式、車輪輪型、材料均勻性、車輪與軌道匹配關系等,是軌道交通的世界性難題。”第一時間與客戶對接的輪軸事業部研發部副部長魯松介紹,不圓度即使只有0.5mm也會造成車輛行駛中震動異響,此時必須扣車進行車輪鏇修,即通過切削加工消除不圓度,恢復車輪踏面輪廓形狀。
“廣州地鐵負荷指數高,加之線路彎道、坡道多,對車輪的考驗更加苛刻。”魯松認為,雖然馬鋼車輪性能質量符合要求,但廣州地鐵列車頻繁檢修將造成客戶運能缺口和運營成本上升,要盡可能地將客戶損失降到最低,作為制造方的馬鋼責無旁貸。在與客戶進一步溝通后,馬鋼提出與廣州地鐵合作攻關改善失圓問題,并聯系西南交通大學爭取技術支持,誠懇的態度和嚴謹的方案得到客戶的充分肯定。
一支由技術中心和輪軸事業部7名工程師組成的技術服務團隊于8月17日奔赴廣州。他們要對兩條地鐵線的五列車的車輪踏面狀況進行跟蹤測量,這是攻關計劃中關鍵的第一步。冒著廣州36攝氏度的持續高溫,隊員們在檢修基地悶熱的環境里,對兩列車所有車輪的周向不圓度、踏面輪廓度及硬度值進行密集的測量。狹小的車體下,童樂、徐康等年輕的工程師蜷縮著身體,一絲不茍地轉動車輪角度、調試操作儀器、記錄測量結果。為保證統計分析可靠,他們對關鍵數據反復測量、核實;為確保地鐵運營不受影響,他們放棄休息、爭分奪秒、團結協作,終于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第一條線兩列車的測量任務,隨后又馬不停蹄趕往第二條地鐵線……
連續一個多星期的奮戰,經歷酷暑和臺風考驗,馬鋼輪軸技術服務團隊獲得了許多寶貴數據,為后期開展攻關奠定了基礎。他們連續作戰吃苦耐勞的精神也得到客戶的夸贊。“這還僅僅是第一步,難題攻關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技術中心車輪所工程師宮彥華表示,他們將以更加專業和貼心的服務為客戶解決后顧之憂,樹立良好的馬鋼輪軸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