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民生用氣,不僅“煤改氣”進程正在放緩,部分地區的環保限產措施也出現有條件地放開。
12月26日,澎湃新聞從業內獲悉,日前山西省經信委召開焦化企業滿負荷生產保民生用氣會議。會議提出,原則上環保達標且有供氣保民生任務的焦化企業可以進行滿負荷生產。一位山西的煤炭行業分析師對澎湃新聞表示,目前,山西太原部分焦企表示已收到上述口頭通知,但正式文件尚未下發。
一德期貨焦炭行業分析師關大利稱,焦化企業在煉焦的過程中會產生一種附加產品焦爐煤氣。焦爐煤氣的主要成分為氫氣和甲烷,另外還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氣,可用做高溫工業爐的燃料和城市煤氣。
上述兩位分析師均表示,山西放開部分焦化廠環保限產政策,主要是因為當前國內天然氣供應緊張、價格暴漲等。在全國保障民生供暖的政策前提下,限產政策適當放松具有當下的必然性。
2017年8月,環保部等十部委和京津冀晉魯豫六地政府聯合印發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缎袆臃桨浮凤@示,包括北京在內的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的“2+26”個城市,在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焦化企業出焦時間均延長至36小時以上,位于城市建成區的焦化企業要延長至48小時以上。關大利稱,一般情況下,焦化企業焦爐生產出焦時間在24小時左右,延長出焦時間實際就是限產,出焦時間越長,限產就嚴重。
山西省幾個位于傳輸通道城市的焦化企業都已執行限產措施,同時作為焦化大市而非傳輸通道城市山西臨汾的焦化企業也在限產。位于臨汾市的國內焦化巨頭——山西焦化(600740)于10月12日公告稱,應山西省臨汾市委等聯合下發的秋冬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的通知,公司制定了自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的秋冬季限產措施,即在限產期間,嚴格執行出焦時間延長到48小時的要求。
不過,由于今年“煤改氣”等問題,天然氣消費大增、供應緊張。工人日報此前報道,根據中國三大石油公司上報數據測算出今冬全國天然氣總缺口為113億立方米。2021年,缺口將超過300億立方米,屆時,用氣高峰時段每天的缺口可能達到2億立方米。
為保障民生用氣,“煤改氣”等工程推進放緩,相應的環保限產政策也出現了有條件地放開。
12月4日,環保部向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下發《關于請做好散煤綜合治理確保群眾溫暖過冬工作的函》特急文件,提出堅持以保障群眾溫暖過冬為第一原則,“進入供暖季,凡屬(煤改氣、煤改電工程)沒有完工的項目或地方,繼續沿用過去的燃煤取暖方式或其他替代方式。
12月5日晚間,山西焦化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臨汾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指揮部辦公室《關于對〈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關于焦化生產實行差異化管理的申請〉的回復》,鑒于公司承擔著職工生活用氣、生產用氣以及周邊居民生活用氣任務,為保障用氣平衡,原則準予公司焦爐結焦時間延長到30小時,但應嚴格執行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相關要求。
山西汾渭能源開發咨詢有限公司價格組經理曾浩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目前由于環保限產政策放松,以及焦炭行業市場好轉等因素,山西地區焦企近期開工已經有所上升,也為當地增加了供氣。據其不完全統計,12月22日山西地區焦化企業的綜合開工率同比上周的增長率約為6.3%。目前,山西焦化企業的開工率約76%。
不過,曾浩也表示,通過焦爐煤氣來填補天然氣缺口十分有限,而且焦爐煤企一般僅能供應給焦化企業所在地。此外,如果當地的空氣質量不佳,焦化企業出焦的時間又將會被延長,焦爐煤企的供應又會減少。
比如,12月23日,山西長治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組辦公室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的“十項措施”中提到,在重污染天氣期間,長治全市所有焦化企業結焦時間一律延長至72小時。
12月26日,澎湃新聞從業內獲悉,日前山西省經信委召開焦化企業滿負荷生產保民生用氣會議。會議提出,原則上環保達標且有供氣保民生任務的焦化企業可以進行滿負荷生產。一位山西的煤炭行業分析師對澎湃新聞表示,目前,山西太原部分焦企表示已收到上述口頭通知,但正式文件尚未下發。
一德期貨焦炭行業分析師關大利稱,焦化企業在煉焦的過程中會產生一種附加產品焦爐煤氣。焦爐煤氣的主要成分為氫氣和甲烷,另外還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氣,可用做高溫工業爐的燃料和城市煤氣。
上述兩位分析師均表示,山西放開部分焦化廠環保限產政策,主要是因為當前國內天然氣供應緊張、價格暴漲等。在全國保障民生供暖的政策前提下,限產政策適當放松具有當下的必然性。
2017年8月,環保部等十部委和京津冀晉魯豫六地政府聯合印發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缎袆臃桨浮凤@示,包括北京在內的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的“2+26”個城市,在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焦化企業出焦時間均延長至36小時以上,位于城市建成區的焦化企業要延長至48小時以上。關大利稱,一般情況下,焦化企業焦爐生產出焦時間在24小時左右,延長出焦時間實際就是限產,出焦時間越長,限產就嚴重。
山西省幾個位于傳輸通道城市的焦化企業都已執行限產措施,同時作為焦化大市而非傳輸通道城市山西臨汾的焦化企業也在限產。位于臨汾市的國內焦化巨頭——山西焦化(600740)于10月12日公告稱,應山西省臨汾市委等聯合下發的秋冬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的通知,公司制定了自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的秋冬季限產措施,即在限產期間,嚴格執行出焦時間延長到48小時的要求。
不過,由于今年“煤改氣”等問題,天然氣消費大增、供應緊張。工人日報此前報道,根據中國三大石油公司上報數據測算出今冬全國天然氣總缺口為113億立方米。2021年,缺口將超過300億立方米,屆時,用氣高峰時段每天的缺口可能達到2億立方米。
為保障民生用氣,“煤改氣”等工程推進放緩,相應的環保限產政策也出現了有條件地放開。
12月4日,環保部向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下發《關于請做好散煤綜合治理確保群眾溫暖過冬工作的函》特急文件,提出堅持以保障群眾溫暖過冬為第一原則,“進入供暖季,凡屬(煤改氣、煤改電工程)沒有完工的項目或地方,繼續沿用過去的燃煤取暖方式或其他替代方式。
12月5日晚間,山西焦化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臨汾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指揮部辦公室《關于對〈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關于焦化生產實行差異化管理的申請〉的回復》,鑒于公司承擔著職工生活用氣、生產用氣以及周邊居民生活用氣任務,為保障用氣平衡,原則準予公司焦爐結焦時間延長到30小時,但應嚴格執行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相關要求。
山西汾渭能源開發咨詢有限公司價格組經理曾浩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目前由于環保限產政策放松,以及焦炭行業市場好轉等因素,山西地區焦企近期開工已經有所上升,也為當地增加了供氣。據其不完全統計,12月22日山西地區焦化企業的綜合開工率同比上周的增長率約為6.3%。目前,山西焦化企業的開工率約76%。
不過,曾浩也表示,通過焦爐煤氣來填補天然氣缺口十分有限,而且焦爐煤企一般僅能供應給焦化企業所在地。此外,如果當地的空氣質量不佳,焦化企業出焦的時間又將會被延長,焦爐煤企的供應又會減少。
比如,12月23日,山西長治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組辦公室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的“十項措施”中提到,在重污染天氣期間,長治全市所有焦化企業結焦時間一律延長至7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