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面對極其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我國經濟實現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良好局面。伴隨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我國鋼鐵工業取得了新的成就,粗鋼產量再創新高,達到7.8億噸左右,幾乎占全球鋼鐵產量的一半。同時,鋼鐵工業在品種質量、節能減排、開拓國內外市場等方面都有新的進展和突破。但由于產能過剩、供大于求嚴重、產業集中度低、產品同質化無序競爭,我國鋼價回到20年前的低位,而鐵礦石、煤炭等原燃料價格卻處于20年前5倍左右的高位,再加上眾多鋼鐵企業負債率高達70%以上,財務費用大幅上升,導致鋼鐵行業經營極為困難,盈利處于較低水平。
展望2014年,全球經濟繼續向好,發達經濟體經濟恢復好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14年世界經濟將增長3.6%,美國、日本與歐洲等發達經濟體經濟震蕩回升,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整體GDP增長率將達到5.1%,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7.5%左右的增長,全球鋼鐵市場和中國鋼鐵市場將增長3%左右。但是,面對全球鋼鐵產能過剩,特別是中國鋼鐵產能嚴重過剩,原料價格居高不下,再加上環保的巨大壓力,中國鋼鐵行業的經營將困難重重。
2014年,我國將全面深化改革。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為中國經濟描繪了新的發展改革方向,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14年經濟作了全面部署,我國經濟已經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特別是改革創新動力不斷激發,轉型升級出現積極變化,內需潛力依然巨大。但是,國內經濟穩中向好的基礎還不穩固,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存在。這為鋼鐵行業的平穩發展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面對嚴峻的生存和發展挑戰,鋼鐵行業應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以穩中求進和改革創新,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千方百計降本增效,促使鋼鐵企業走出困境,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第一,加快化解產能過剩矛盾,促進轉變發展方式。由于技術進步、生產率提高,我國現有鋼鐵實際生產能力遠大于統計的設計生產能力。由于我國經濟發展轉變方式的新要求,經濟增長速度將逐步放緩,市場對鋼材的需求增速也將大幅放緩,而部分地區、部分企業還在擴大產能,造成我國產能嚴重過剩的局面更加惡化,特別是結構和區域矛盾尤為突出。這是我國鋼鐵工業當前的主要矛盾。盡管問題艱巨復雜,但必須堅決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認真落實中央部署的“四個一批”要求,切實加快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促進鋼鐵產業發展方式的轉變。
第二,合理控制產量,避免嚴重供大于求。化解鋼鐵產能嚴重過剩矛盾是一項復雜而且艱巨的長期任務,需要相對較長的時間。因此,鋼鐵企業當務之急是要按照市場規律要求,合理控制鋼鐵產量,加強行業自律,嚴格遵守“沒有合同不生產、不給錢不發貨、低于制造成本不生產”的基本要求。應當認識到,在產能過剩、供大于求的形勢下,通過增加產量攤薄固定成本,根本不能改變目前增產不增利的困難局面。如果違背市場規律、破壞行業自律的基本要求,必然會進一步加劇已經惡化的市場競爭環境。在目前的困難局面下,要改善行業盈利狀況,必須合理控制產量,緩解供大于求的壓力。
第三,加快環保治理,促進綠色發展。目前,我國的生態環境破壞程度已經十分嚴重,特別是惡劣的霧霾天氣嚴重損害人們的身體健康,我國的環境污染已成為國內、國際關注的熱點。盡管國務院發布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但真正改善環境仍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特別是華北地區70%的鋼鐵企業環保不達標,其他地區鋼鐵企業的環保情況也同樣嚴重,對鋼鐵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都是巨大的挑戰。因此,鋼鐵行業必須加快淘汰落后,嚴格執行生產環保達標、強化節能環保等法律約束,積極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努力實現綠色發展。
第四,加快信息化,促進企業由生產商向服務商轉變。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鋼鐵企業在提高產品質量和加大產品延伸加工的基礎上,應積極探索發展電子商務,更好、更快、更優、更高效地為下游用戶服務。目前,寶鋼等鋼鐵企業已經發揮電子商務的高效作用,為客戶提供更好的增值服務,很多企業已經認識到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性。電子商務不僅可以給企業提供更好的交流平臺、高效整合社會資源、接觸更多客戶資源、尋求更優的價格,而且可以獲得更好的金融服務、保證生產穩定,特別是掌控資源,避免喪失定價話語權。電子商務迅速發展是商業模式的創新和轉型,也會帶來鋼鐵產業采購模式、營銷模式、管理模式、盈利模式的深刻變化。所以,企業要重視信息化水平的全面提高,從而提高服務水平和競爭力。
第五,加強精細化管理,進一步降本增效。在已有對標挖潛經驗的基礎上,企業要繼續從原料采購、物流運輸、庫存管理、生產消耗、產成品管理運輸等各個環節,全面系統地降低成本,特別是在目前過高的物流成本和產成品資金占用等方面下工夫,合理控制原燃料采購,進一步降低庫存,挖掘降本增效的潛力,強化資金管理,降低財務費用,努力實現鋼鐵主業效益的全面提升。
第六,加快改革創新,建立良好的體制機制保障。在全球貿易環境惡化和鋼鐵行業經營困難的形勢下,所有企業都面臨著挑戰,必須加快改革創新,建立和完善適應市場變化的高效體制和機制。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對競爭激烈的鋼鐵行業來說是一個積極有效的發展方向,對國有和民營鋼鐵企業加快融合、調動和發揮各自的積極性和優勢、促進共同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第七,適度發展非鋼,提高行業整體競爭力。國際大型鋼鐵集團的非鋼產業占比都很高,如新日鐵為35%,蒂森克虜伯為40%~60%。近年來,國內外鋼鐵企業的非鋼產業效益要比鋼鐵主業好。從寶鋼2012年的利潤構成看,其110億元的利潤中,非鋼產業利潤高達60億元。因此,我國鋼鐵企業在非鋼產業方面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鋼鐵企業在發展非鋼產業方面,在做精做強主業的前提下,應當優先縱向發展,做強產業鏈延伸;適度橫向發展,做好具有比較優勢的相關產業,提高整體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