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一(1月28日)紐市盤中,國際油價重挫,美油跌幅一度擴大到4.40%,刷新1月17日以來低點至51.33美元/桶;布油跌破60美元,創1月15日以來新低至59.40美元/桶,美國供應增加,全球經濟放緩正打壓油價前景,此外美股大跌也加速了油價下行。
最新公布的貝克休斯數據顯示美國今年首次增加鉆井平臺,表明原油產量可能進一步上升,而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石油用戶在報告中表明了經濟放緩的跡象。全球經濟增長普遍放緩抑制了油價漲幅,分析人士表示,原油市場目前主要聚焦全球經濟增長擔憂,其次是關注庫存數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下調對今明兩年世界經濟增長預估,而且在達沃斯論壇上,各方也預計未來兩年全球增長將放緩,給油價帶來拋售壓力。
交易商表示,美國原油產量較高,去年年底達到創紀錄的每日1190萬桶,對石油市場構成壓力;由于價格下跌和工廠生產疲軟,中國工業企業的盈利連續第二個月有所萎縮,使油市進一步承壓。
美國產量居高不下
根據EIA發布的最新數據,截止2019年1月18日,美國原油產量達到1190萬桶/日,其中本土48州產量為1140萬桶/日,創下了美國原油產量歷史新高!需要指出的是,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美國本土48州原油產量結束了自2016年10月以來的快速增長的趨勢進入了平臺期,這主要是由于美國原油產地管輸運力出現了瓶頸,而隨著2018年11月Permian地區50萬桶/日的Sunriseexpansion管道的投產,美國本土48州原油快速驟增50萬桶/日并進入下一個平臺期。
上周五貝克休斯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在線鉆井平臺回升10座,此前一周,在線鉆井平臺數大幅下降21座,一度使得市場認為美國原油產量增速將放緩,目前來看,美油徘徊于53美元左右,頁巖油產商動力充足,預計未來產量仍有可能增加。
俄羅斯未嚴格執行減產任務,恐拖緩減產進程
據消息人士透露,俄羅斯1月1日至22日原油產量平均為1139萬桶/日,略高于1月1日至10日的1138萬桶/日的水平。根據去年12月達成的協議,美國原油產量需要減少至1119萬桶/日。俄羅斯曾經承諾在2019年1-3月份降低產量23萬桶/日,目前來看仍相距甚遠,沙特能源部長曾批評俄羅斯方面減產低于預期。此前,非OPEC成員參與減產行動的預計減產目標是40萬桶/日,OPEC成員則為80萬桶/日,目前看來只有沙特方面積極推動減產。
當前油價位于較為舒適的位置,俄羅斯方面的減產動力不足。此前2016年,俄羅斯取代沙特成為對中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國,雖然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但是根據IMF預測,2019年仍能保持6.3%的經濟增長,對于能源的需求仍是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后期,俄羅斯的產量情況值得關注。
伊朗并沒有出現原油出口驟降,歐盟方面表示將嘗試與伊朗進行非美元交易
2018年11月美國給予了中國、印度等8個國家和地區總計約120萬桶/日進口伊朗原油的豁免額度,而根據機構統計數據,2018年12月伊朗原油出口量僅為60萬桶/日左右,與2018年11月相比似乎出現了50萬桶/日的出口驟降。但是根據機構監測的油輪出口數據,2018年12月伊朗原油出口量約為110萬桶/日左右,基本與2018年11月出口量持平,并沒有出現出口驟降。
通過逐個對比裝載伊朗原油的油輪信息,可以發現統計的差異主要在于彭博并未將部分關閉了AIS信號但實際仍在運輸伊朗原油的油輪統計在內,而這部分“灰色地帶”伊朗原油出口量達到了50萬桶/日,也就是說現在海上運輸伊朗原油的船只一半開著AIS信號合法運輸,而另一半則關著AIS信號以躲避跟蹤。
上周歐盟方面表示將嘗試與伊朗進行非美元交易,以規避美國對伊朗的最新制裁,此舉或將引發美國方面的不滿,但是歐盟方面的試探或將引發市場的關注,歐盟和中國作為伊朗最大的兩個出口目的地,對伊朗方面的需求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