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宏觀經濟數據超預期,構架了股市反彈的宏觀基礎,春節后四個交易日,上證指數全部收陽,累計上漲101.47點,漲幅4.44%,市場賺錢效應明顯。
![]() |
出口、外匯儲備超預期增長
2018年,受內外部各種因素影響,證券市場節節走熊,黑天鵝事件不斷。隨著2018年7月開始宏觀政策的逐步轉向,政策累積效應也逐漸顯現,2019年宏觀經濟是否有根本性改觀,證券市場能否開啟牛市征程?
海關總署2月14日公布數據顯示,按美元計價,1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3959.8億美元,增長4%。其中,出口2175.7億美元,增長9.1%,預期降3.3%,前值降4.4%;進口1784.1億美元,下降1.5%,預期降10.2%,前值降7.6%;貿易順差391.6億美元,擴大1.1倍。僅從數據來看,顯示出口特別強勁。
此前,中國央行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中國的外匯儲備增長152億美元,達到3.0879萬億美元,創一年來的最大增幅。2018年,中國的外匯儲備減少了672.37億美元。新年伊始,外匯儲備已經先給投資者驚喜。
中信證券明明14日也發表觀點稱,節后債市陷入小幅回調與市場對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數據超預期的擔憂有關。在資金面寬松、資產荒、信貸投放能力提升、監管鼓勵等多方面因素作用下,預估今年1月信貸大幅增長。
若中信證券預測成真,影響流動性的內外部因素均是大利好,貿易順差與人民幣新增貸款均是貨幣創造的主要途徑,春節之前“錢緊”流動性緊張的局面可能得到根本性改觀。
|
經濟拐點尚需進一步證實
華泰宏觀李超團隊點評2019年1月份進出口數據認為,出口數據超預期,可能存在春節效應。申萬宏源在分析進出口構成后,發現對各國出口增速普遍改善,對歐(14.5%)、印(10.3%)、東盟(11.5%)大幅反彈,顯示出口韌勁。結合1月份的外匯儲備情況,有足夠的理由相信,跨境資本流動向好的方向轉變,結合央行近期幾次降準,可以預判國內流動性將會逐漸充裕。
下一步,1月份的信貸數據將會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中信證券認為,預估今年1月信貸可能大幅增長,原因如下:資金面持續寬松,疊加資產荒去年年底的部分投資項目開始啟動;解決負債問題,緩解資本壓力,銀行信貸投放能力提升;監管鼓勵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尤其是小微及民企貸款。經濟基本面仍不樂觀,銀行本著早投資早獲益的原則早投放信貸的動力增強。2018年以來票據融資火爆,歲末年初票據市場開票量、承兌量以及貼限量大幅上升。
去年汽車銷售出現負增長,拖累了消費,雖然下半年加大了基礎設施投資,但結合外貿情況,2018年經濟增長的總動力已然乏力,2019年,汽車銷售仍沒有明顯改觀,在此情況下,固定資產投資與出口的情況就更為重要。
不過,有謹慎的分析師仍然對未來持謹慎態度,后續幾個月的出口數據也成為市場的風向標。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指出,中國1月的出口增速較快,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春節較去年提前有關,搶出口有所提前并集中在1月份。并不意味能在未來幾個月延續,未來走勢仍需持有謹慎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