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管道沒有問題,這次改造沒有對其它設備造成影響。”近日,記者一來到能源環保部鍋爐給水泵站,就聽見動力工序熱力工段段長王福軍向職工分享著他的技改心得,“這樣一來,不僅循環水得到了充分利用,還節約了大井水的使用呢。”
原來,在動力工序一共有鍋爐給水泵4臺,密封填料冷卻水采用的是大井水,每臺給水泵冷卻用水需要每小時補充1.5噸。“由于給水泵本身結構的特點,冷卻用水使用過后直接排放,根本無法循環使用,每時每刻都在造成著浪費。”王福軍指著給水泵向記者說道。有沒有什么方法能使這些水循環利用起來呢?
1月初,王福軍經過分析和對周圍設備的排查,發現鍋爐給水泵距離汽機循環水管道比較近,而汽機循環水為了保證水質,循環水質與鍋爐給水泵要求相當,完全可以將汽機循環水管道與給水泵冷卻水管道相互聯通,用汽機循環水作為鍋爐給水泵的冷卻水。技改“達人”的想法一出,就得到了職工們的認同,說干就干,由于兩個設備距離比較近,只需重新在兩個管道處加上通聯管道即可,“在原來修舊中保存完好的管道這次有了用武之地。”王福軍自豪地說道,“此次改造未產生費用,這可算是‘零’投入,高回報呀!”
改造完成后,不僅解決了給水泵冷卻水浪費的問題,還減少了汽機循環水的排污,節約了大井水的使用。在保持汽機循環水水質穩定不變的情況下,每月節約大井水費用2.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