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監管政策接連出臺,集合信托發行規模連續2個月降溫。
8月集合信托產品累計發行規模1690.86億元,環比減少16.93%。受到窗口指導的房地產信托,業務收縮趨勢明顯。當月共募集資金402.68億元,同比大降45.37%。
此前信托百佬匯記者獲悉,多家信托公司近期受到銀監窗口指導,要求控制地產信托業務規模。從記者了解的情況看,各家公司收到的監管要求不盡相同,有的被要求“自覺控制地產信托業務規模”,有的被要求“三季末地產信托業務規模不得超過二季末”,甚至有個別公司被要求“全面暫停地產信托業務”。
不過面對房地產信托大幅縮量的現實,信托公司積極尋求其他業務支撐業績。數據顯示,8月份基礎產業信托和消費金融類信托成為發力的重點,其中,消費金融類信托產品募集規模98.26億元,環比增加39.69%。
隨著監管持續趨嚴,房地產信托首當其沖。數據顯示,房地產信托成立規模繼續下滑。8月共募集資金402.68億元,環比下滑37.83%,同比更是下滑45.37%。
數據顯示,8月投向金融領域信托資金規模占比達到32.1%,較上月增加10.3個百分點;其次是房地產類信托,規模占比為29.9%,較上月減少12.76個百分點;基礎產業類信托成立規模占比為27.72%,較上月增加2.25個百分點;工商企業類規模占比7.87%,較上月增加2.65個百分點。
“中央的房地產調控以及銀保監會的政策及窗口指導,是房地產業務收縮的直接原因。”喻智表示。
“監管趨嚴和地產信托余額管控,對于地產信托,信托公司基本上只能存量替換,短期內不可能大幅新增了。”南方某信托公司高管對記者表示。
基建消金等信托爆發
在房地產信托收縮下,信托公司被迫告別傳統的路徑依賴,基礎設施建設、消費金融領域,可能成為今后集合信托市場的主要發力點。
數據顯示,金融類信托和工商企業類信托規模增速較快。其中,8月金融類信托募集資金規模432.23億元,環比增長30.61%;工商企業類信托,募集資金105.96億元,環比增加30.61%;基礎產業信托8月成立規模373.31億元,環比減少3.44%。值得一提的是,投向消費金融的集合信托產品達到98.26億元,環比增加39.69%。
“8月外部環境的影響逐步弱化,股市調整后整體趨穩上行,債市行情火爆,投向金融市場的信托資金回升。”喻智表示,消費金融市場繼續升溫,信托資金也成為不少消費類機構重要資金來源。
值得一提的是,基礎產業信托表現較為穩健,雖然成立規模373.31億元環比微降,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基礎產業信托募集規模已經大增72.47%。
基礎產業信托投向的區域也較為集中,8月基礎產業信托投向地區中,江蘇省成為最火熱的地區,中西部省份如貴州、陜西和湖南也有較好表現。
喻智認為,在房地產類信托監管收緊后,基礎產業類信托在集合信托市場的地位上升。短期內信托公司存在“資產荒”的問題,基礎產業可能是信托公司著重發力的領域。
不過,他還認為,作為國家逆周期調節的重要手段,基礎設施領域業務的開展受政策的支持更多,但在銀行、專項債等多渠道融資情形下,信托在基礎產業領域的展業實現大幅增長還存在一定的難度。
下半年業績蒙上陰影
盡管上半年信托公司整體業績不錯,但是下半年開局兩個月的糟糕表現,也給下半年業績蒙上陰影。
用益信托數據顯示,截至9月6日,8月共有63家信托公司參與集合信托產品發行,共發行1528款集合產品,較上月同時點相比環比減少28.33%;集合信托產品發行規模為1690.86億元,較上月同時點相比,環比減少16.93%。
除了發行市場,集合信托成立市場數據也不容樂觀,8月共有56家信托公司成立1608款集合信托產品,與上月同時點相比,環比減少4.35%;8月集合信托產品成立規模為1370.71億元,較上月同時點相比,環比減少11.29%。
68家信托公司中,8月集合信托產品成立數量和規模居首位的公司為光大信托,合計成立集合信托產品212只,募集資金165.29億元。
“從募集情況來看,8月成立規模前十的信托公司中,除首位的光大信托外,其他各信托公司的募集資金規模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用益信托研究員喻智表示,而光大信托、外貿信托和中航信托等排名靠前的機構多深耕于金融類信托領域。
從信托收益率來看,8月成立的集合信托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8.13%,與上月持平。
喻智認為,房地產類信托收緊三個月后,集合信托產品的平均收益率逐漸平穩,但9月初的“降準”消息來襲,預期未來產品收益率有進一步下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