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向降準釋放約400億元后,市場意外迎來中長期流動性“灌溉”。昨日,央行開展2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期限為1年,中標利率保持3.3%不變,在21日公布本月LPR報價之前,穩定市場對貸款利率的預期。
在本月初流動性較為充裕的環境下,央行連續暫停逆回購,此次重啟公開市場操作并凈投放2000億元,略超預期。市場人士認為,此次MLF操作主要對沖即將到來的稅期擾動,穩定資金面,并非貨幣政策寬松信號。
不可簡單視作寬松信號
降準后再次投放中長期流動性,是否意味著“大水漫灌”?實際上,在10月流動性缺口較大的情況下,多位分析人士認為,此次MLF開展并不能簡單視作貨幣政策寬松的信號。
聯訊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表示,央行開展2000億元MLF操作,并不能簡單視作央行政策轉向寬松的信號,通脹雖不具有長期持續性,但在短期內仍會制約央行寬松的空間。
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明明也表示,今年以來,在沒有MLF到期的情況下投放MLF尚屬首次,但需理性看待,此次操作更多基于平穩流動性的考慮。
在此次開展2000億元MLF操作之前,央行已經連續半個多月暫停逆回購,在逆回購到期、繳準、繳稅等多重因素擾動下,月初流動性“水位”偏高的狀況也有所改變。
“逆回購是平抑短期流動性波動,中期借貸便利是補充中長期的資金。9月金融數據顯示逆周期政策在發力,預計逆周期政策還會持續,貨幣政策操作也相應配合。”建設銀行金融交易中心許堯表示。
繳稅高峰期前的“補水”
10月為繳稅大月,市場人士測算本月將面臨超萬億元的稅期擾動,因此,在繳稅高峰期之前,央行進行一定程度的“補水”就顯得尤為必要。
明明認為,新作MLF補充了市場的中長期流動性,從10月中旬起到11月5日4035億元1年期MLF到期,這段時間內無流動性到期,但10月面臨繳稅大月,疊加專項債提前發行,流動性缺口仍然較大。
事實上,受到繳準等多方因素影響,近期資金面呈現邊際趨緊態勢,作為“水位”標桿的DR007屢次超過指導利率。15日,定向降準實施釋放400億元流動性,隔夜利率仍然上行14.8個基點,DR007加權平均利率升至2.69%,相較于政策利率2.55%處于高位。
“對沖繳稅需要釋放中長期的流動性,因為繳稅資金并不是繳上去之后很快就能放下來的,對于流動性會有偏中期的影響,相對來說,逆回購等工具期限偏短。”江海證券資管部研究主管吉靈浩表示。
吉靈浩同時分析,MLF操作2000億元的規模可能未必足以對沖繳稅的流動性缺口,此后不排除央行會進一步開展公開市場操作,滿足稅期流動性需求。同時,將于下旬開展的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也將提供一定流動性。
充當LPR報價風向標
由于LPR報價以MLF利率加點的方式形成,本月21日公布LPR報價前,市場人士將此次MLF操作當作基準利率的風向標。
“LPR定價機制調整以后,MLF利率更多承擔基準利率的職能,所以需要有更頻繁的MLF操作,給市場傳遞定價基準的信號。”吉靈浩表示,10月份由于無MLF到期,就需要新開展MLF,使市場對基準利率有較為明確的預期。
這次MLF操作利率保持3.3%未變,有穩定市場預期的作用。明明認為,在當前市場對MLF降息預期較強的情況下,MLF操作利率未變明確了LPR報價基準,MLF在LPR報價前操作或將成為常態。短期來看,LPR報價下行仍將以壓縮LPR與MLF的利差為主。
此前LPR報價已經連續兩個月保持下行。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MLF操作可向商業銀行提供中長期低成本資金,推動銀行在本月LPR報價中繼續下調加點,進而降低企業貸款利率。此次MLF操作招標利率穩定在3.3%,將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