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不完全統計,1月底以來,已有西安、遼寧、四川、石家莊、合肥、長沙、貴陽、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杭州等多省市發文暫停或延遲了土地出讓。
另一方面,2月10日起,北京、長沙、貴州、遼寧等地住建部門陸續發文通知,房屋建筑工程在確保各項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且具備封閉式管理等多項條件下,按程序備案后可開工。
“如果近期疫情能夠控制住,各項工程能夠陸續復工,相比往年復工時間也沒推遲多久,因此目前最主要的工作還是做好防疫,保證工地衛生,以及開工后工人們的健康。”一家主營建筑裝飾的集團公司董事長周興(化名)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目前其公司已做好各項防疫準備工作,但并不急著開工,因為他認為相比短期的效益,保障好工人健康帶來的效益更大,意義也更重要。
多地暫停土地轉讓
記者梳理發現,1月28日,上海即率先發布了土地出讓時間調整通知,共涉及25宗地塊;1月31日,北京市也將海淀區及昌平區3宗用地掛牌出讓時間后延至2月14日;此后深圳、西安、石家莊等地也陸續調整土地出讓時間。其中,2月4日北京、天津8宗土地出讓延期,涉及出讓金額逾160億元;2月5日杭州10宗地塊暫停出讓,總起價近70億元;2月7日寧波7宗土地暫停出讓,所涉土地面積約18.61萬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2月3日,天津推遲5宗地塊入市,并宣布天津2月底前掛牌出讓的地塊不再進行現場報名。而對當日公布的出讓土地,也規定報名截止后,如果僅有一家企業報名購買土地,則采用多方視頻的方式確認成交結果。如果多家企業參與競買的土地,除競買企業限定3人外,謝絕其他人員到達競買現場。
據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月,在統計的全國100個城市中,至少有45個城市有明確供地計劃,其中武漢和蘇州居住用地供應規模較大,分別為358萬平方米和189萬平方米,因此這45個城市尤其是武漢和蘇州后續需要防范疫情對土地市場的沖擊。
從城市結構上看,二線城市的供地規模較大,占比也比較高,比如在統計的32個二線城市中,有19個城市有明確的供地計劃。而部分三四線城市因為1月份的重心在于刺激返鄉置業需求,所以土地供應節奏較慢、規模也不大。
由于部分地區較早已實行網上拍賣的土地出讓形式等因素,各地延遲或暫停土地出讓的情況下,杭州、紹興等地仍有部分土地成交。1月31日,招商蛇口以58.69億元底價競得江蘇南通一宗地塊;2月3日,杭州成交3宗住宅用地,總成交價為27.40億元。
“目前基本上可以判斷,2020年第一季度,居住用地交易市場會比較冷清,如果疫情及早得到控制,房企將在3月份開始補倉。”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第二季度土地市場是否回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房企的資金狀況,如果資金狀況沒有明顯改善,那么居住用地交易市場的回暖會明顯滯后于住宅銷售市場。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璐則認為,暫?;蜓舆t土拍短期內對政府的土地出讓金有一定影響,但影響不大,“應該說對全年的供地和拿地并沒有太大影響。當前主要是處于疫情防控的需要,為減少人員聚集而暫停土拍,待疫情緩解可以加快供地。”
部分城市建筑工程陸續復工
國務院辦公廳于1月27日發布關于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的通知指出,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至2月2日(農歷正月初九,星期日),2月3日(星期一)起正常上班。隨后,蘇州、上海等全國各地陸續跟進,發布延遲企業復工的通知,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全國有超30個省或城市開工時間在2月10日以后。
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方面,多地也有明確復工時間規定。其中,蘇州住建部門規定,春節期間停工、所有新開工房屋建筑及市政公用工程,復工時間不得早于2月20日;鄭州市規定重點民生工程(含市政重點工程、軌道交通工程、省市重點工程等)2月25日可以復工,一般民生工程(包括安置房等建設工程)3月6日可以復工。其他工程(包括房地產等建設工程)需要到3月16日復工;杭州市則規定重點民生工程(含市政重點工程、軌道交通工程、亞運項目、省市重點工程等)及其混凝土生產、渣土運輸等必要配套企業2月10日起復工,安置房建設等一般民生工程2月15日起復工,具備條件的其他其他工程(包括房地產等建設工程)2月20日起復工。
隨著復工時間的臨近,各地也陸續制定詳細措施同時確保疫情防范和建筑工程開工。
2月9日,北京市住建委發文明確,自2月10日起,全市房屋建筑與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只有具備封閉集中管理條件方可以復工,且要求各施工總承包企業需按照有組織招錄、有組織運送、有組織管理的原則做好勞務人員返京工作,必須嚴格執行遠端篩查,用工單位、勞務企業招錄勞務人員時,應在當地進行健康狀況詢問、體溫檢查,留存個人健康信息記錄,確保招錄人員健康情況良好。對于勞務人員招錄、“點對點”專車或包車運送勞務人員有序返京等方面也做了詳細規定。
2月9日,貴州省住建廳也發布通知,規定建筑工地需要滿足8個條件才能開工,其中首個條件即為施工現場實行封閉式管理。要求建筑工地全面落實實名制管理工作要求,在工地進出口設立體溫檢測點,對進入工地人員進行體溫檢測;根據實際配備防護、消毒等防疫物資;現場人員統一發放并佩戴口罩等防護用品。此外在制定應急處置方案、保持清潔衛生和消毒等方面也做了詳細規定。
“現在能夠開工對建筑企業來講肯定是件好事,因為平時建筑工程的開工時間就比較晚,現在開工意味著除特殊領域外,此次疫情對我們影響不會很大。”周興告訴記者,他平時也在關注各地的復工通知,能盡早復工對企業肯定是件好事,但還是希望企業和員工都慎重對待,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復工復產,才是對疫情、對經濟社會最重要的貢獻。
“我公司有一個小項目,業主單位一直催我開工,園區也基本同意了,但我一直不讓開工,因為我知道現在防疫工作比開工重要多了。”周興稱他的公司目前結算壓力也比較大,但之所以不急于開工,主要還是想把防疫準備工作做得更好些,“只有確保工人的健康,才是真正對各方負責,不管目前的資金壓力能否承擔得住,不做好十足的防疫準備工作,我是不允許公司開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