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礦商必和必拓2020上半財年業(yè)績實現(xiàn)增長,派發(fā)了史上第二高的普通股息。
2月19日,這家英澳礦業(yè)巨頭發(fā)布的財報顯示,2020上半財年(2019年7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其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為121億美元,同比增15%;集團可分配利潤49億美元,同比增29%。
必和必拓董事會決定支付每股65美分的中期股息,這相當于派息33億美元。這包括在50%最低派息額政策上每股額外派息14美分,相當于額外派息共7億美元。
今年1月1日接手必和必拓的新首席執(zhí)行官韓慕睿(MikeHenry)稱,此次派發(fā)的中期股息為必和必拓歷史第二高,當期資本回報率達19%。
2019財年(2018年7月1日-2019年6月30日)年末,必和必拓派發(fā)了史上最高股息,每股達78美分。
2020上半財年,必和必拓擁有74億美元經營凈現(xiàn)金流和37億美元自由現(xiàn)金流。該公司稱,這反映了鐵礦石價格的上漲以及其穩(wěn)健的經營業(yè)績。
必和必拓表示,自淡水河谷Brumadinho尾礦潰壩事件以來,普氏62%鐵礦石價格指數(shù)表現(xiàn)強勁,塊礦溢價持續(xù)高企,預計供應情況將在1-2年內回到正軌。
去年1月底,全球最大鐵礦石生產商淡水河谷發(fā)生潰壩事故后,普氏62%鐵礦石價格指數(shù)從75美元/噸最高飆漲至2019年7月的125美元/噸,上漲近七成;之后,鐵礦石價格逐漸震蕩回落,截至今年2月19日,該指數(shù)為89.2美元/噸。
必和必拓預計,澳大利亞或巴西的高成本生產商,將較長期地決定著市場價格,質量差異仍是鐵礦石價格形成的長期因素之一。
2019年,必和必拓共生產鐵礦石2.4億噸、石油約115.82百萬桶油當量、銅約174.9萬噸、煉焦煤4205萬噸、動力煤2590萬噸、鎳8.32萬噸,以及一些伴生的金、銀、鈾礦等。
對于未來煤炭市場,必和必拓認為,普氏低揮發(fā)性優(yōu)質煉焦煤價格指數(shù)在2020上半年明顯走弱,主要原因是歐洲和印度市場的需求減弱,以及中等質量產品供應量的增加。
“中國的進口煤政策仍是個不確定因素。”必和必拓稱,長期看,預計印度市場需求將保持強勁增長,優(yōu)質煉焦煤將繼續(xù)為鋼鐵企業(yè)帶來較大的使用價值。
作為目前全球最大銅生產商,必和必拓認為,在動蕩的背景下,銅業(yè)基本面依然良好,預計全球銅需求量保持穩(wěn)定增長。
必和必拓還表示,銅品位下降、投入成本上升、水資源短缺、項目投資風險以及未來優(yōu)質勘探機會的缺乏等因素,阻礙著行業(yè)以低成本的方式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此外,廢銅供應和鋁替代是銅市場上行的阻礙因素。
必和必拓對石油的長期預期較為樂觀。
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必和必拓預計,近期石油凈需求將降低;但長期看,石油需求將反彈,以及因天然氣資源日益枯竭,石油前景樂觀。
天然氣方面,必和必拓稱,2019年下半年,受北亞需求增長緩慢以及項目投產后產生較大規(guī)模新增供應量的影響,日韓液化天然氣市場價格表現(xiàn)不佳。
必和必拓預計,從長期看,液化天然氣供應增速快于整體天然氣需求,價格形成機制更加趨向與全球保持一致。
在鎳市場上,印尼政府去年9月宣布,決定2020年1月實施鎳礦石出口禁令,這比先前計劃實施的2022年1月提前了兩年,這使去年鎳板塊出現(xiàn)波動。鎳價從7月的1.3萬美元/噸一度漲至1.8萬美元/噸,后又回落至目前的1.48萬美元/噸。
必和必拓認為,由于交通電氣化的趨勢,還需要對新的鎳供應進行投資。
2月19日,這家英澳礦業(yè)巨頭發(fā)布的財報顯示,2020上半財年(2019年7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其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為121億美元,同比增15%;集團可分配利潤49億美元,同比增29%。
必和必拓董事會決定支付每股65美分的中期股息,這相當于派息33億美元。這包括在50%最低派息額政策上每股額外派息14美分,相當于額外派息共7億美元。
今年1月1日接手必和必拓的新首席執(zhí)行官韓慕睿(MikeHenry)稱,此次派發(fā)的中期股息為必和必拓歷史第二高,當期資本回報率達19%。
2019財年(2018年7月1日-2019年6月30日)年末,必和必拓派發(fā)了史上最高股息,每股達78美分。
2020上半財年,必和必拓擁有74億美元經營凈現(xiàn)金流和37億美元自由現(xiàn)金流。該公司稱,這反映了鐵礦石價格的上漲以及其穩(wěn)健的經營業(yè)績。
必和必拓表示,自淡水河谷Brumadinho尾礦潰壩事件以來,普氏62%鐵礦石價格指數(shù)表現(xiàn)強勁,塊礦溢價持續(xù)高企,預計供應情況將在1-2年內回到正軌。
去年1月底,全球最大鐵礦石生產商淡水河谷發(fā)生潰壩事故后,普氏62%鐵礦石價格指數(shù)從75美元/噸最高飆漲至2019年7月的125美元/噸,上漲近七成;之后,鐵礦石價格逐漸震蕩回落,截至今年2月19日,該指數(shù)為89.2美元/噸。
必和必拓預計,澳大利亞或巴西的高成本生產商,將較長期地決定著市場價格,質量差異仍是鐵礦石價格形成的長期因素之一。
2019年,必和必拓共生產鐵礦石2.4億噸、石油約115.82百萬桶油當量、銅約174.9萬噸、煉焦煤4205萬噸、動力煤2590萬噸、鎳8.32萬噸,以及一些伴生的金、銀、鈾礦等。
對于未來煤炭市場,必和必拓認為,普氏低揮發(fā)性優(yōu)質煉焦煤價格指數(shù)在2020上半年明顯走弱,主要原因是歐洲和印度市場的需求減弱,以及中等質量產品供應量的增加。
“中國的進口煤政策仍是個不確定因素。”必和必拓稱,長期看,預計印度市場需求將保持強勁增長,優(yōu)質煉焦煤將繼續(xù)為鋼鐵企業(yè)帶來較大的使用價值。
作為目前全球最大銅生產商,必和必拓認為,在動蕩的背景下,銅業(yè)基本面依然良好,預計全球銅需求量保持穩(wěn)定增長。
必和必拓還表示,銅品位下降、投入成本上升、水資源短缺、項目投資風險以及未來優(yōu)質勘探機會的缺乏等因素,阻礙著行業(yè)以低成本的方式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此外,廢銅供應和鋁替代是銅市場上行的阻礙因素。
必和必拓對石油的長期預期較為樂觀。
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必和必拓預計,近期石油凈需求將降低;但長期看,石油需求將反彈,以及因天然氣資源日益枯竭,石油前景樂觀。
天然氣方面,必和必拓稱,2019年下半年,受北亞需求增長緩慢以及項目投產后產生較大規(guī)模新增供應量的影響,日韓液化天然氣市場價格表現(xiàn)不佳。
必和必拓預計,從長期看,液化天然氣供應增速快于整體天然氣需求,價格形成機制更加趨向與全球保持一致。
在鎳市場上,印尼政府去年9月宣布,決定2020年1月實施鎳礦石出口禁令,這比先前計劃實施的2022年1月提前了兩年,這使去年鎳板塊出現(xiàn)波動。鎳價從7月的1.3萬美元/噸一度漲至1.8萬美元/噸,后又回落至目前的1.48萬美元/噸。
必和必拓認為,由于交通電氣化的趨勢,還需要對新的鎳供應進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