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影響,該公司按照“4711”專項行動和打好生存保衛戰“十項措施”要求,以再出發的奮進姿態改革提效、強身健體,確保生產經營穩步推進。
主動作為,在市場中尋找機遇。隨著自煉鋼合同逐步上量,對合金和廢鋼的供應提出了較高要求。該公司拓展物資供應渠道,實現了合金和廢鋼的穩定保供。通過前期對市場的準確研判,預測合金和廢鋼的價格走勢,提前進行原材料增量采購,既保證了生產需要,又避開了漲價高峰。加強生態供應鏈建設,在安全保供的基礎上,全力壓降采購價格,全面清理獨家、定向采購,1至5月份外部采購降本3866萬元,成本競爭力不斷增強。
加強市場信息研判,努力拓展高附加值、高效益產品銷售渠道。該公司成立了西南地區市場拓展工作組和產銷研用一體化工作小組,完善客服系統,強化技術營銷,拓展銷售渠道,做大用戶群體,增強用戶黏性。1至5月份,新開發用戶46家,新增合同4655噸。突出高附加值產品放量,按照“年度分解、坐一看三”的原則,積極強化市場渠道建設,1至5月份產品合同量同比增長38%,實現了“雙跑贏”,為完成目標利潤奠定了堅實基礎。
堅持問題導向,深入推進降本減費。圍繞全年系統量化降本1.8億元目標,自我加壓,5月份實現系統量化降本1510萬元。深入開展工藝革新,優化生產工藝,清理修訂操作規程,1至5月份優化生產工藝14項,電爐冶煉等項目取得成效。加強科研攻關,在“卡脖子”材料研發上穩步推進。同時,針對國內國際疫情,一次性成功開發口罩機用鋼,產品訂單不斷增加,為抗疫作出了積極貢獻。
堅持以效率和效益為核心的生產組織模式,推進裝備升級,推動極致增產。煉鋼廠加強冶煉時間控制、爐料結構配比優化,狠抓鋼鐵料消耗,5月份實現內部降本848萬元,電渣爐和自耗爐產量再創新高;鍛軋廠連軋產線采取集約化生產提高效率,在21天內完成了全月生產任務;鍛軋廠鍛造產線通過開展專項勞動競賽,推進“十項措施”落地,提高鍛材產能,5月份過鋼量5036噸,創今年以來最好成績;軋鋼廠初軋作業區承上啟下,做好開坯和軋材計劃調節,過鋼量超過2.5萬噸,其中自煉鋼過鋼量大于1.25萬噸,連創歷史新高。針對成品庫積壓物資,與國貿公司積極對接,通過優化存貨結構、適度壓縮成品庫、調增在制品,實現了生產高效流轉。
同時,該公司黨群系統大力開展形勢任務教育,深入推進黨建工作融入中心,特色主題實踐、專項調查監督、勞動競賽、青春建功等活動有序開展,助力生產經營穩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