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嘴”披上“黃金甲”
在方大九鋼“全面降成本,再大干一百天”活動中,降低設備故障率、延長設備使用壽命成為了該公司降低生產成本的重要指標任務。
細心的員工發現,該公司軋鋼廠中板車間除鱗機集管上安裝了4個防撞“黃金甲”,均勻分布在上集管除鱗噴嘴的前面。這是怎么回事?
這事還得從除鱗機上集管調整運行高度說起。今年6月份,該公司技術人員發現除鱗機的除鱗效果不佳,于是利用檢修時間對除鱗噴嘴進行了全面清洗。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經過反復論證,該車間再次組織技術人員、設備人員對除鱗機進行“會診”,發現上集管高度過高,于是將上集管高度由原來的400毫米降低為350毫米,以達到鋼板除鱗的工藝要求。
然而,上集管高度調低后,其上面的除鱗噴嘴卻受到了軋制鋼板的撞擊。上集管共有30個除鱗噴嘴,每個除鱗噴嘴價值近3000元。撞壞一個損失不小,還會影響除鱗效果。這可不是一件小事。
“必須在上集管調低高度的同時,做好除鱗噴嘴的保護工作。”該車間綜合班班長郝永召說道。他提出了一個為除鱗噴嘴安裝防撞“黃金甲”的方案,并將該方案的可行性做了較為全面的分析論證。7月中旬,該方案獲得廠部認可后,郝永召帶領班組員工用20毫米的廢舊鋼板制作出半徑為100毫米的指甲片形狀的保護殼,并將其均勻焊接在上集管除鱗噴嘴的前面,形成保護除鱗噴嘴的“黃金甲”。這樣,當鋼板進入除鱗機時,“黃金甲”能牢牢保護除鱗噴嘴不受撞擊。
經過1個月運行,除鱗噴嘴的月度故障率比原來降低60%,使用壽命延長20%,除鱗效率比原來提升12%,每月可降低備件成本1萬元左右。該車間員工們由衷地點贊道:“給除鱗噴嘴裝上‘黃金甲’,這個點子有點‘土’,但功效‘妙’!”
“把脈問診”多發電
除了在降低設備故障率上下功夫,方大九鋼還在提高機組發電量上進行攻關突破。在該公司動力廠運行一車間238余熱發電站主控室,冷卻水溫度由55攝氏度下降到30攝氏度,機組真空度上升了3千帕~4千帕。該車間副主任王徽聽到班組員工小何匯報完相關參數后說道:“終于成功了,不容易呀!”
原來,近期該發電站班組員工發現汽輪機真空度偏低,僅為負60千帕,不僅降低了機組效率、影響發電量,還提高了能耗、增加了成本。
王徽在得知該情況后,考慮到汽輪機作為該發電站的重要設備,而真空度又是發電機組運行的一項重要經濟指標,對機組綜合經濟穩定運行有著重要作用,于是他立即與車間技術員一起反復討論。班組員工小楊說:“我們可以利用停機時間對凝汽器進行灌水查漏。”旁邊的小張也馬上想到一個主意,說:“還可以試試火苗試漏法。”
說干就干。班組員工利用檢修時機進行試漏工作,但檢修完成后,真空度仍然偏低,效果不理想。王徽決定重新鋪設管道,將射汽抽氣器冷卻水由凝結水改為循環水。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多次試驗和改造,冷卻水溫度終于下降至30攝氏度,機組真空度也有所上升。這樣做不僅提高了射汽抽氣器冷卻水換熱效率,還使每天發電負荷增加了近7000千瓦時,累計創效約3700元。
找準“病因”降成本
在降低設備故障率、提升機組發電量等關鍵指標均取得突破的同時,方大九鋼還積極抓好修舊利廢工作,降低設備備件采購成本。
“班長,昨天小劉把修理好的鏟車開到現場試運行了一天,發現鏟車的制動液一點都沒有泄漏,而且制動系統也能正常工作。你的建議真是‘金點子’!”在該公司物流運輸部車輛運輸管理站鏟車班休息室,班組員工小李一邊向班長段溢匯報工作,一邊豎起了大拇指。
此前,該公司物流運輸部負責運維管理的鏟車時常出現制動液泄漏、制動系統不能正常工作等問題。段溢了解情況后,立即與維修人員一起討論故障原因。經過多次拆卸,他們終于找到了“病因”:鏟車的制動系統是由制動鉗中的活塞將制動片頂出,使制動片與制動盤之間產生摩擦而起到制動作用。但隨著制動片不斷磨損,制動鉗中的活塞需頂出的距離不斷加長。制動片磨損到一定程度后,不僅會使制動鉗中的活塞頂出過長而容易受到污染,而且還會使內部密封圈受損,導致制動液泄漏,影響制動系統正常工作。每一塊制動片需花費14元進行修理,該公司共有26輛鏟車,每輛鏟車有16塊制動片,僅這一項該公司每月就得花費5800余元。這使該公司員工不禁思考怎樣把這些磨損過的制動片重復利用起來。
“病因”找到了,該“對癥下藥”了。經過研究,該班組決定在制動片磨損到一定程度后,在制動片與制動鉗之間加裝一塊磨損后的制動片。這樣做不僅使制動片得到二次利用,還能防止活塞頂出過長而受到污染、損壞密封圈,同時還能節約制動片修理成本。這項廢舊物資利用,不僅延長了制動片近1倍的使用壽命,提高了鏟車作業效率,每年還能降低制動片采購成本3萬余元。
接下來,該公司將繼續深入開展降本工作,進一步降低生產經營成本,以“繡花功夫”推進各項降本管理舉措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