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鐵軍介紹了前三季度鋼鐵行業運行情況:1-9月,全國生產粗鋼7.82億噸,同比增長4.5%。疫情對下游需求端的影響大于鋼鐵行業,一季度建筑業、制造業生產活動大幅下降,鋼材需求同比下降約30%;二、三季度下游行業需求回升明顯,預計全年我國鋼材實際需求將增加5%左右。前三季度,我國出口鋼材同比下降19.6%,進口鋼材同比增長72.2%,連續多月出現粗鋼凈進口,其中熱軋板卷、棒線材、鋼坯進口大幅增長。預計全年鋼材出口將減少15%,進口將增加60%。行業利潤不及去年,但資產、資金狀況優于去年同期。
中國鋼鐵的高產量是由國內疫情有效控制、下游市場快速恢復、巨大的市場需求所帶動的。我國鋼材連續多月凈進口和出口下降、進口增加,表明了中國鋼鐵業和世界共同發展,憑借著強大的國內市場,非但沒有為全球鋼材市場帶來消費壓力,反而與世界分享了中國市場的繁榮,消納其他國家生產的鋼鐵產品。
對于不銹鋼企業未來如何規劃發展,駱鐵軍強調,不銹鋼行業要堅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近幾年,我國不銹鋼產消量高速增長,得益于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以及基礎建設、制造業、消費場景不斷升級的強力拉動。但我國經濟發展已由高速增長階段進入高質量增長階段,高質量發展所面對的主要矛盾是結構問題而非總量問題,以優化供給結構、提高供給質量為核心目標是不銹鋼行業發展的方向。因此,不銹鋼行業要繼續夯實鞏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鼓勵先進工藝發展,淘汰落后工藝。
2019年,我國不銹鋼產量近3000萬噸,其中200系不銹鋼產量占總產量的比重約為35%,10年間增加了15個百分點。近期,鋼協針對200系不銹鋼長期無序發展、無標準可循的情況,制訂了200系不銹鋼的團體標準,并于9月發布。這對規范200系不銹鋼發展將起到一定作用。
駱鐵軍強調,中國已是公認的世界鋼鐵大國,也正在向鋼鐵強國邁進。不銹鋼協會和在座的全國不銹鋼企業有責任按照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思路,理清不銹鋼品種發展的方向,開發真正高質量、更耐蝕的不銹鋼,向逐步減少200系的方向發展,讓消費者用上真正的不銹鋼。
駱鐵軍表示,接下來,不銹鋼行業需要關注以下重點工作:一是按需組織生產,保持市場穩定;二是聚焦全面提升產業基礎和產業鏈水平的根本任務,堅持加速推進綠色發展和智能制造兩大發展主題,著重解決控產能擴張、促產業集中、保資源安全三大行業痛點;三是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負債水平;四是深入開展對標挖潛,實現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