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最大的露天自動化鐵礦石保稅倉庫—羅涇礦石碼頭公用性保稅倉庫正式投入使用,首批5萬噸保稅鐵礦石在上海吳淞海關順利辦結通關手續入庫。
該保稅倉庫于去年10月通過海關驗收,擁有超過10萬平方米的露天堆場和約400萬噸的年儲運量。為幫助企業順利完成首次保稅倉庫貨物的通關入庫,吳淞海關主動派員至羅涇港區,對保稅貨物申報入庫流程、報關單證填寫、貨物堆存管理等規定進行細致講解,現場查看了鐵礦石裝卸堆存情況,并通過遠程視頻進行全程監管,保障貨物通關。
近年來,隨著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體系建設的完善,羅涇港的外貿散貨吞吐量不斷上升,2013年已達3868.92萬噸,成為東北亞最大的散雜貨集散地。保稅倉庫的設立,不僅有利于優化企業供應鏈管理,一攬子解決外貿企業的退稅、保稅、報關和轉結貨物等問題,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更將促進區域航運、倉儲和物流產業經濟的聯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