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鋼廠雙焦難求。眾所周知,焦炭在鋼廠高爐冶煉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焦化去產能的山西、河北、江蘇、山東、河南等核心區域要求2020年底前關停炭化室高度4.3米及以下的焦爐,而新置換的產能只有部分投產,因此短期內焦炭會出現供需錯配。根據專家測算,預計2021年上半年焦炭缺口還有1300萬噸左右,多地焦企累計提漲800元/噸以上,市場價格較為混亂,故近期鋼廠焦炭的采購成本逐步上升。據統計鋼廠1月上旬的產量同比又在提高,所以鋼廠的剛性需求不斷刷新焦炭價格的歷史記錄。
2、受河北疫情影響,鋼廠原料購入、產成品發運,嚴重受阻,難于上青天。運輸管控加嚴,逐步擴大到北京、天津、內蒙古、山東、遼寧等地,影響范圍之廣是前所未有。多數鋼廠焦炭可用天數呈下降趨勢,稍有不當或將停產,個別鋼廠已考慮提前檢修計劃;產成品庫存,開始堆積,鋼廠周邊貨場庫存逐步增加;汽車運輸能力明顯下降;而鐵路車皮計劃緊張,且受線路檢修、卸車困難等因素影響,部分鐵路到站停裝,鐵路運輸也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
3、利潤微薄,50%以上鋼廠很難實現2021年開門紅。原料端的強勢使鋼廠利潤幾乎被擠壓殆盡,多數產品處于盈虧邊緣。特別是生產螺紋鋼企業,全國有一半企業已處于虧損狀態。利潤低的品種2月份交貨量正打折交貨,比如華東某鋼廠,盤螺2月份1折交貨,螺紋等品種5折或3折,有條件的鋼企把折扣產能轉移給板材和優棒等產線,通過加大出口量以及有限的結構性調整來減虧。
4、鋼廠的銷售難度激增,困難重重。1月份,下游用戶因各類鋼材價格高位,本不想接貨,加之因疫情影響部分用戶明確表示不要貨,河北地區乃至全國市場的供需面都不是很樂觀。
■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以河北、天津地區卷帶產品供需為例,河北、天津地區擁有完整的卷帶產品上下游產業鏈,產品主要以直縫焊管、螺旋管、鍍鋅管、方矩管等焊管以及冷軋鍍鋅產品為主。此地區受季節性影響較大,在冬季本就是銷售淡季,但是由于12月份的卷帶的暴漲行情,給下游用戶直接漲蒙圈了,管子比帶鋼便宜,使國內幾大知名制管企業嚴重倒掛,訂單嚴重不足,1月上旬開工率多在50%左右,通過減產來止損,以采購固定協議量(產量的50%-60%)維持非正常的生產與銷售。
■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各地區鋼廠被雙焦搞昏了頭,正“焦頭爛額”,不但煤價高、買煤難,運價高、運輸難,而且合作多年的客戶都減量提貨或者不提貨,看似上下游產業鏈各方牢固的合作伙伴,也不再牢固,下游及貿易商都在一步步找尋鋼廠的底線。鋼廠在2020年建立的本就不太穩固的老大地位已經蕩然無存,處于“兩頭求”的狀態。加上疫情對市場情緒的影響,多家鋼廠表示即使再降價銷售,也無人接盤,要自己備庫存,用時間去修復上下游之間的供需矛盾,直至被迫檢修。
二、“可憐的產業鏈最終端”鋼廠下游用戶的情況
1、天津地區:大部分建筑工地及終端加工企業已經提前放假。目前庫存均低于常規水平,加之鋼材價格偏高,心態較為謹慎,以接收鋼廠協議量為主,極少額外采購。
2、河北地區:受疫情防控影響,目前汽車運輸能力嚴重下降,多數廠家及貿易商庫存極低,部分中小企業實施零庫存制度。對當前價格并不認可,認為后期調價的幾率很大,大多持觀望態度,除非鋼廠出臺一些規避價格風險的政策。加之各城市建筑工地已經逐步停工,比往年提前20天進入休假期。
5、東北地區:下游需求已經進入冰封期,價格波動對需求的影響不大,但價格的高低可能會影響下游客戶冬儲意愿,當前價格難以達到客戶預期。
6、山東地區:今年受環保影響,停產得更早。無論是工地,還是下游加工類企業,已經開始逐步放假停產。
7、江浙地區:是全國唯一的一片熱土,承載著國內千萬鋼鐵人的春天。工地施工火熱,下游制造業正在生產旺季,導致國內各大鋼廠資源源源不斷地發往該地區。業界人士普遍認為,此地區短期內還有一定的蓄水能力,是鋼市的星星之火。
■ “天下智謀之士所見略同耳”。淮河以北地區城市涉及到鋼鐵業下游的大小終端及貿易用戶,對于1-2月份的行情,多數持悲觀態度,而且基本沒有冬儲的打算,現在基本上是多出少補或不補,小戶基本沒有庫存。所以大家都不謀而合,已經開始逐步減產、停產、停工、放假,以產成品低于往年50%-60%左右的庫存提前20天進入了冬眠狀態;盼望著鋼價在不斷下跌中迎接著那春天的到來。
三、鋼廠如何破局
■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即使鋼廠使出渾身解數,如果不能從上游焦炭、鐵礦等原燃料成本端解決根本問題,鋼廠的措施也只能是杯水車薪。只有把鋼鐵產量降下來,鋼廠減少對于焦炭等原燃料的需求,從而降低采購價格,才能保證鋼廠的合理利潤。鋼廠減產無非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主動減產,一種是被動減產。鋼廠短期內大面積被動減產還不能實現。
■ “高爐燜得起,焦爐停不起”。通過調研,焦炭產能偏緊狀態,理論上要到今年2季度才能緩解。所以,當前只要鋼廠主動減產5%左右的鋼鐵產量,就可打破焦炭供應強勢的局面,進而抑制焦炭價格。如鋼廠不主動減產,上半年焦炭供應緊張的局面就無法破解,鋼廠也就沒有利潤可言。如鋼廠靠提高鋼材價格來對沖焦炭的高價格局面,這條路肯定行不通,一是下游用戶不接受,二是即使下游用戶接受,也是給上游焦企和礦企打工,利潤不會提高,甚至面臨成品鋼材無人要,繼續虧損的局面。可見,所有鋼廠現處于“兩頭擠壓”的不利局面。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我們呼吁各級鋼鐵協會組織以及各地區鋼廠,充分認識當前鋼鐵產業鏈供應鏈的現狀,維護鋼鐵行業來之不易的穩定局面。積極主動減少鋼鐵產量,理性破解當前鋼廠“焦”頭爛額之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