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幾個月,一座裝備先進、工藝環保的現代化鋼鐵企業就將屹立眼前。”順樂鋼鐵項目現場總指揮、金盛蘭公司副總經理林賢華說,自去年10月進場以來,1800余名工人和數百臺設備加緊施工,已完成進度過半,預計5月底可投入試產。
湖北順樂鋼鐵有限公司為金盛蘭集團的子公司,其前身為2003年成立的武漢順樂不銹鋼有限公司。2019年6月落戶嘉魚,并同步啟動了裝備升級異地技改建設。項目一期建設總投資35億元,占地1600畝,設計年產建筑鋼材200萬噸。
金盛蘭黨委書記林云慶這樣描述順樂鋼鐵的定位:在金盛蘭“1+5”項目中,順樂鋼鐵就是那個“1”,是金盛蘭產能擴充的重要一環,同時也承擔了集團提質增效、循環利用和生態發展的重大使命。
林云慶說,項目的亮點在于新建煉鋼生產線采用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量子電爐。“噸鋼能耗降低25%以上,節能優勢十分明顯。”
不僅是節能,項目還高度重視環保工藝和設備投入。林賢華指著項目平面圖告訴記者,項目采用了二次除塵工藝,整個生產流程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處理能力更強、標準更高。“環保投資占比在15%以上。”他說。
在今年咸寧市“兩會”期間,公司董事長陳龍官提出,金盛蘭要做到全市產值第一、稅收第一、就業第一,打造一個“千萬噸級精品鋼基地”。
提出這個目標,金盛蘭是有底氣的。據了解,順樂一期建成后可實現銷售收入80億元、利稅6億元,安置就業人員1100人,金盛蘭總鋼產量可達600萬噸。
林云慶表示,待“1+5”項目全部達產見效,金盛蘭可實現總產值近300億、綜合稅收20億元以上,就業人數突破1.2萬。
“此外,集團也已著手謀劃順樂二期。”他說,公司目前正在與武漢高校開展合作,擬組建鋼鐵研究院,推動技術研發,延伸產業鏈條。
金盛蘭的底氣還來自嘉魚縣委縣政府對項目的駐點“貼身”服務。
在金盛蘭公司辦公樓二樓,有一間專屬于縣協調指揮部的辦公室。
“順樂鋼鐵6月落戶,指揮部在7月就組建進駐了。”指揮部辦公室主任、縣委辦副主任施群星說,在指揮部的有力協調和細致服務下,項目征地拆遷、行政審批、施工建設等環節辦理順暢,基本按時序準點推進。
“一句話,我們只用專心搞建設,不必花心思在協調上。”林賢華評價道。
起步就是沖刺,開工就是決戰。金盛蘭正在向千萬噸級精品鋼基地沖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