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美國GDP全年萎縮3.5%,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首次負增長,經濟表現為二戰以來最差。美國經濟在就業、外國投資和債務問題上都遇到嚴重挫折。
就業困境首當其沖。防疫措施和相關商業限制帶給美國經濟重大沖擊,企業和學校關閉,商品和服務需求急劇下降,崗位流失規模創下紀錄。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盡管近期裁員有所放緩,但勞動力市場的寒冬尚未結束。作為裁員指標的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在截至1月23日當周降至84.7萬人,幾個月來美國申請失業救濟人數一直遠高于疫情前的峰值69.5萬人。
與此同時,外資“嫌棄”美國已成趨勢。聯合國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由于美國難以遏制新冠肺炎的蔓延,經濟產出大幅下滑。2020年海外企業對美國的新投資下降了49%。這一數據表明,外資不再青睞美國市場已經形成趨勢。幾十年來,美國一直是海外企業投資的首選目的地。自美國吸引的外資于2016年達到4720億美元的峰值后,對美國的投資從2017年開始逐年下降。
而且,美國債務負擔激增,數字十分難看。鑒于2020年3月份推出的2.2萬億美元的《冠狀病毒援助、救濟和經濟安全法案》以及2020年12月份推出的9000億美元的援助方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半年度財政監測報告預計2020年美國的債務與GDP之比將從2019年的108%飆升至129%,2021年該數值將進一步躍升至133%。
低利率和寬松政策噴出的巨量流動性,促使股市、房市和其他金融市場日趨瘋狂。美國全國地產經紀商協會數據顯示,超低利率讓美國2020年的成屋銷售上升至2006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數據顯示,2020年12月成屋銷售同比增長了22%,2020年全年成屋銷售達564萬套,較2019年增長5.6%。據標普凱斯席勒全美房價指數,去年11月份大都市區房價同比上漲9.5%。2020年美國房屋銷售已升至14年來最高水平,僅次于2006年的648萬套記錄。眾所周知,當時房市破紀錄后就爆發了次貸危機。
在暴漲的股市,美國僵尸上市企業數量已占到美國上市公司總數的19%。在這個低利率的時代,大公司正變得越來越龐大。隨著政府為消除衰退不斷插手經濟,復蘇變得越來越弱,生產率增長也越來越慢。這種惡性循環迫使每次刺激越來越大。政府甚至愿意購買企業的垃圾債券,扭曲了資本配置,無法提高勞動生產率,導致美國經濟整體呈現“僵尸經濟”特征。
為維持經濟運轉,美國聯邦政府已經注入了數萬億美元。美聯儲對這一局勢心知肚明,但是除了繼續寬松別無他法。
美聯儲近日稱,隨著新冠肺炎病例的再次激增,經濟活動已經走軟,目前疫苗接種推進緩慢,對于未來幾個月的經濟前景持謹慎態度。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我們認為會面臨很大困難。”他說:“這場大流行仍對經濟構成相當大的下行風險。”需要繼續保持低利率政策,政府也正在醞釀更多紓困計劃。
常識表明,這些天量資金正催生投機性金融泡沫。但是“僵尸經濟”前景難測,美國的貨幣和財政當局哪敢輕言收手。最近鮑威爾罔顧比特幣一度漲破4萬美元的現實,特別淡化了出現危險資產泡沫的風險,表示有很多被壓抑的需求,房價上漲在一定程度上是與疫情有關的一次性事件。而新任美國財長耶倫這位前“量寬央媽”也認為繼續寬松勢在必行。由此可見,美國除了繼續寬松已經別無選擇,下一場泡沫破裂恐怕也在劫難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