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鋼集團下屬重慶鋼構建設公司承建的重慶市第三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為實現碳中和,為重慶市的青山綠水、藍天白云,積極貢獻力量。近日,該項目喜獲國家級殊榮——2020-2021年度第一批“國家優質工程獎”。這是重慶鋼構建設公司作為第一總承包單位及申報主體,首次榮獲我國工程建設質量領域的至高榮譽,實現了該公司作為承建單位在國家級獎項上零的突破。
亞洲最大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
重慶市第三垃圾焚燒發電廠是目前亞洲最大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位于重慶市江津區西湖鎮,占地約350畝,建成后每天處理生活垃圾4500噸,發電量接近135萬千瓦/時,滿足20多萬戶家庭用電。該項目于2015年10月動工,2018年年底投產運行。
重慶鋼構建設公司為何能獲此殊榮?
自中標以來,重慶鋼構建設公司把該工程定位于公司在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領域的“標志性”工程。為了確保工程質量,創建企業信譽,在施工準備階段和施工方案的優化上,要求分項工程合格率100%,單位工程優良率95%以上,安全風險事故為零。
在施工過程中,參建員工秉承“施工前為用戶著想,施工中對用戶負責,施工后讓用戶滿意”服務宗旨,克服層層困難,圓滿完成工程建設任務。重慶市第三垃圾焚燒發電廠于2018年10月正式開始接收城市生活垃圾,2018年年底并網發電。2020年7月,該工程以重慶市前三名的綜合成績摘取“2019年度巴渝杯優質工程”獎。隨后,市建筑業協會推薦建設公司申報國家優質工程獎。
據悉,國家優質工程獎設立于1981年,是經國務院確認的我國工程建設領域設立最早、規格最高、跨行業、跨專業的國家級質量獎,主辦單位為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該獎項每年評選一次,兩年頒獎一次,以各行業各領域工程項目質量為主要評定內容,涉及工程項目從立項到竣工各環節,要求工程指標達到同時期國內領先水平。2020-2021年度第一批受到表彰的工程共200余項,其中重慶本土工程3項。
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環保意義重大
作為歐美發達國家普遍推廣的項目,近十幾年來,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在國內如雨后春筍。它在減少城鄉垃圾污染和傳統發電廠碳排放量、提供高效清潔能源上,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據重慶鋼構建設公司技術研發中心主任周再靈介紹,重慶市第三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取得國家專利11項,其中發明專利1項,取得重慶市市級施工工法4部。竣工投產以來,項目各項功能運行良好,以優異的質量和成績得到了業主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
以支柱產業為青山綠水作貢獻
多年來,重慶鋼構建設公司大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重點發展環保產業。從2006年進軍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領域以來,通過與國內知名環保企業的強強合作,憑借其技術、管理、人才、裝備、質量等強大的競爭實力和良好的企業信譽,在全市乃至全國環保領域打響了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的品牌。目前,該公司參建的環保工程項目遍及神州大地,環保產業已經成為公司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柱性產業。
重慶鋼構建設公司擁有豐富的以垃圾焚燒發電為代表的工程項目建設經驗,目前已由原來的單一設計,向EPC總承包方向不斷做大做強,將為國家早日實現碳中和,為重慶市的綠水青山、環境保護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