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增速減緩和鋼鐵企業持續建設,鋼鐵行業出現明顯的產能過剩并且愈發嚴重,2020年全年粗鋼產量甚至突破10億噸。然而“一帶一路”沿線大部分國家存在基礎設施落后、基礎工業薄弱的問題,這正為我國鋼鐵產能“走出去”提供了市場基礎和承接條件。受到國內鋼鐵產能管控、環保壓力及沿線國家貿易保護政策影響,中國鋼鐵企業充分利用自身資金和技術優勢,開始將生產轉移到沿線國家來獲取新的市場。
例如在菲律賓,攀華集團投資35億美元建設產能1000萬噸綜合性鋼廠,河鋼集團投資44億美元建造年產800萬噸的鋼廠;
在柬埔寨,寶武集團計劃將新疆的產能轉移過去,總產能達到310萬噸/年;
在泰國,德龍鋼鐵投資4800萬美元建設熱軋帶鋼項目;
在馬來西亞,新武安鋼鐵建設產能1000萬噸大型現代化鋼鐵企業,建龍集團收購并升級改造“東鋼”項目,盛隆冶金投資14億美元成立年產350萬噸的聯合鋼鐵基地;
在印度尼西亞,青山集團建設產能300萬噸的鋼廠,德龍集團建設2000萬噸鋼鐵項目,普陽鋼鐵集團計劃建設年產60萬噸鎳鐵生產線,南京鋼鐵集團計劃建設年產260萬噸的鋼廠;
在緬甸,昆鋼擬投資建設年產400萬噸的全流程鋼廠;
在孟加拉,昆鋼擬投資建設年產270萬噸的鋼廠;
在巴基斯坦,亞星鋼鐵投資建設年產200萬噸的鋼廠,中鋼集團收購巴基斯坦鋼鐵公司并將產能提升至300萬噸/年;
在伊朗,中冶集團欲斥資3.47億美元新建年產100萬噸的鋼鐵廠;
在埃及,武安將投資建設年產200萬噸的短流程鋼廠;
在肯尼亞,中國企業幫助修建首個鋼鐵廠;
在坦桑尼亞,中資投資8000萬美元修建軋鋼廠;
在贊比亞,國泰鋼鐵公司投資2600萬美元擴大其在贊鋼鐵廠規模及新建角鋼廠;
在津巴布韋,青山集團有意向建設年產200萬噸的鋼廠;
在南非,河鋼集團擬建設年產500萬噸的鋼鐵企業;
在尼日尼亞,永星集團投資一億美元建設的鋼鐵廠已經投產八年;
在烏茲別克斯坦,淮冶集團投資3900萬美元建設電爐煉鋼廠;
在哈薩克斯坦,馬鋼及酒鋼計劃投資建設鋼鐵企業;
此外還有河鋼收購塞爾維亞鋼廠、敬業集團收購英國鋼鐵公司等。
當前,中國鋼鐵產業已積累了很多技術、生產、規劃、施工等方面的經驗,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鋼鐵市場正蓬勃發展,需要“中國經驗”為之助力,再加上潛力巨大的市場需求作依托,雙方完全可以實現互補、互利的共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