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碳目標開啟新征程
(一)高瞻遠矚,慎重決策
綠色經濟是人類發展的潮流,也是促進復蘇的關鍵。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年多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十多次就碳達峰碳中和作出重要論述、發言。我國將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低碳轉型,成為綠色工業革命的發動者、創新者。
(二)堅定不移,主動謀劃
在過去一年里,我國將雙碳目標納入生態文明建設體系,展開了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大國行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財經委第九次會議、中央深改委十八、十九次會議等中央會議均對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出重要部署,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更是將“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列為八項重點工作之一。黨中央、國務院成立了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并召開專題會議,提出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確保如期實現雙碳目標。各有關部委積極開展低碳工作調研,研究低碳發展相關政策措施,為高質量實現雙碳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三)勇于嘗試,不斷探索
為了推動我國制造業向低碳方向轉型,提高產品附加值及競爭力,從2011年起我國就開始布局碳交易試點工作,經過七省市十年的試點,2021年7月16日,生態環境部宣布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電力行業的2225家企業成為首批進入全國碳交易市場的主體參與市場交易。同日,碳中和行動聯盟正式成立。此外,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出倡議,推動相關行業成立工業低碳發展聯盟,組織評選低碳先進工藝技術,促進工業領域低碳發展。
(四)高度重視,快速響應
鋼鐵行業高度重視、積極響應,并迅速做出反應。組織成立了“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低碳工作推進委員會”,集合各方優勢力量,共同為鋼鐵行業雙碳目標的實現,為鋼鐵企業碳競爭環境下爭取有利先機發揮應有的作用。中國寶武、鞍鋼集團、首鋼集團等15家鋼鐵企業聯合簽署并發表《中國鋼鐵企業綠色發展宣言》,以此作為新時代我國鋼鐵行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新起點。各鋼鐵企業積極行動,中國寶武、鞍鋼集團、河鋼集團、包鋼集團等先后發布碳減排宣言,沙鋼集團、建龍鋼鐵、敬業集團等民營鋼鐵企業加快編制低碳發展行動方案。
二、低碳意見貫徹新理念
(一)提綱挈領,總攬全局
《意見》堅持系統觀念,要求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短期和中長期的關系,強調落實雙碳目標要堅持五項工作原則。一是全國統籌。提出要堅持全國一盤棋統籌兼顧,根據各地實際分類施策,同時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率先實現碳達峰。二是節約優先。提出要把節約能源資源放在首位,把節能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持續降低單位產出能源資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投入產出效率。三是雙輪驅動。提出要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的作用,既要強化各級政府部門的集中統一領導、統籌協調及監督考核,同時要發揮市場在資源優化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四是內外暢通。提出要充分認識實現碳達蜂、碳中和是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既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同時要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堅決維護我國發展權益。五是防范風險。提出要強化風險管控意識,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確保能源、產業鏈供應鏈、糧食安全。
(二)統籌兼顧,分步實施。
《意見》明確,我國落實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將分三個階段分步有序實施。第一階段:到2025年,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初步形成,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奠定堅實基礎;第二階段:到2030年,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取得顯著成效,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峰值并實現穩中有降;第三階段:到2060年,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和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全面建立,碳中和目標順利實現。同時,為確保雙碳目標扎實有效推進,在各階段總目標下進一步明確了具體指標,包括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森林覆蓋率及森林蓄積量等。
(三)細致全面,科學指導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然選擇。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確保如期實現雙碳目標。《意見》從全面綠色轉型、產業結構調整、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構建、科技攻關和推廣應用、碳匯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具體舉措,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推動落實鋼鐵行業達峰中和。一是強化綠色低碳發展規劃引領,發揮規劃支撐保障作用。二是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制定鋼鐵等行業和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鞏固去產能成果。三是強化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實行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是黨中央、國務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制度性安排,是推動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抓手。四是著眼于提升系統能效。節能和提高能效是鋼鐵行業在落實碳達峰目標階段最有效也是最經濟的降碳途徑。
(四)黨政同責,強化落實
《意見》指出要切實加強組織實施,要狠抓工作落實,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地見效。一是要充分發揮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作用,各成員單位要按職責分工全力推進相關工作,形成強大合力。二是要壓實地方主體責任,堅持分類施策、因地制宜、上下聯動,推進各地區有序達峰。三是要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重點行業、重點企業根據自身情況制定碳達峰實施方案,率先實現碳達峰,發揮先行示范作用。四是嚴格監督考核。結合雙碳目標,強化任務落實情況考核,促進雙碳工作落實。
三、低碳綱領引領新階段
(一)綱舉目張,全面推進
中央財經委第九次會議明確指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意見》是這場變革的綱領性文件,既提出了低碳發展的路線圖,又明確了相關工作的時間表。《意見》具體提出了2025、2030和2060三個節點目標,其指導作用將貫穿整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全過程,并且覆蓋了第二個百年目標奮斗歷程,是我國實現偉大民族復興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支撐。同時,《意見》從經濟社會發展、產業結構調整、清潔能源體系建設、低碳交通運輸體系構建、城鄉建設質量提升、綠色低碳科技攻關、碳匯能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提升、規范和統計監測體系健全以及政策機制完善等十個方面做出部署,全面指導我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促進各領域的深度減碳發展,降低經濟增長對碳排放的依賴。
(二)政策體系,相繼出臺
一年多來,中央各部門、各級地方政府等均在認真研究低碳發展的時間表、路線圖和施工圖。隨著《意見》的印發,我國低碳發展的頂層設計正式確立,作為“1+N”政策體系中的“1”,管整體、管長遠,在低碳政策體系中發揮統領作用。在中央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其他各部委的配套政策措施也將陸續發布,一系列文件將構建起目標明確、分工合理、措施有力、銜接有序的碳達峰碳中和政策體系。同時,各地方也將結合自身發展現狀,制定和出臺本地區低碳發展工作方案,將《意見》的有關要求落實到位。
(三)低碳統領,日益顯現
《意見》印發后,低碳發展將成為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低碳經濟將成為未來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詞和關鍵詞,統領各行業轉型升級。一是統領規劃布局制定,未來將從發展規劃、區域布局、國計民生等方面全面推進低碳發展。二是統領國民經濟發展,產業結構將以低碳為目標進行深度調整,能源體系建設將兼顧清潔低碳與安全高效,交通體系將更加突出節能低碳導向,城鄉建設將更多采用綠色建筑。三是統領社會發展新方向,科技上低碳技術將成為攻關的重點,生態建設方面將以提高碳匯能力為主要方向,對外開放過程中將更加注重在低碳領域的溝通與合作。四是統領管理機制體制改革,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將更多的以低碳為落腳點,財稅和金融將更多支持綠色發展,政府行政管理也將會把低碳發展納入考核范圍。
(四)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世界人口第一大國,更是目前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美歐等發達經濟體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經歷了50-70年過渡期,而我國雙碳目標的鄭重承諾,意味著我國將完成全球最高的碳排放強度降幅,用全球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而且達峰時人均碳排放將低于美、歐等發達國家達峰時的水平。我國經濟低碳轉型發展時間緊、任務重。特別是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仍然高度依賴碳排放,產業結構不盡合理,中低端產業占比仍然較高。《意見》印發后,我國經濟發展將轉入“低碳經濟”的快車道,各行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四、低碳重構鋼鐵發展新格局
鋼鐵行業既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原材料行業,也是我國碳排放量最大的制造業,對于我國實現雙碳目標有重要影響。希望各有關方面在推動低碳發展相關工作時充分考慮到鋼鐵行業的重要作用,完整、準確、全面地貫徹新發展理念,共同構建鋼鐵行業發展新格局。
(一)細化措施,分類施策
鋼鐵行業是我國最具國際競爭力的行業之一,一直以來穩定支撐國民經濟發展。建議中央部委在制定相關政策時,深入了解鋼鐵行業情況,注重差異化和特殊性,科學制定管控措施,支持鋼鐵產業轉型升級。一是對于符合國家產業布局導向、能耗水平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具有前沿性冶金技術示范作用的項目,在能耗雙控時適當給予照顧。二是適當給予短流程工藝優惠政策,有序推動電爐鋼發展;三是支持國內資源的綜合利用,充分考慮多金屬伴生礦冶煉過程中的特殊性,碳排放標準應根據生產實際情況制定。四是支持特鋼產品發展,充分考慮特鋼生產工藝的復雜性,區別對待特鋼與普鋼產品。
(二)規劃先行,有序推進
鋼鐵行業產業鏈長、規模大、涉及面廣,對地方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同時,鋼鐵行業還是能源密集型產業,對地方能源消耗總量和碳排放總量同樣具有重要影響。建議地方政府統籌考慮鋼鐵行業在經濟和碳排放兩個方面的作用,以碳減排為抓手,推動企業轉型升級。一是規劃先行,全面梳理本地區鋼鐵行業發展現狀及碳排放現狀,明確鋼鐵行業目標任務,制定具體可行的時間表、路線圖和施工圖,有序推進各項任務落實。二是扶優汰劣,通過嚴格執行產業政策、實施差異化電價等措施,全面淘汰高耗低效生產工藝裝備,將有限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三是集中集聚。注重產業間耦合發展,通過推動鋼化聯產、資源綜合利用等方式,推動建設碳達峰試點園區,促進地方產業高效協同。
(三)創新引領,協同發展
當前,我國鋼鐵行業正處于低碳發展的起步階段,各項低碳冶煉新技術尚在摸索之中,各項降碳減排措施有待進一步完善。這些工藝技術既是企業的發明創造,更是行業的共同財富。要充分認識技術創新在促進低碳發展和轉型升級過程中的重要性,加快探索不同低碳技術工藝路線,百花齊放,共同打造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的產業新特征。一是推動搭建全球性低碳冶金技術聯盟,,構建綠色低碳冶金技術創新交流平臺,參與國際公約、規則制定,促進國際技術交流與合作。二是組織遴選先進適用鋼鐵低碳技術,開展試點示范,推動重大鋼鐵低碳技術列入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研發計劃。三是開展鋼材全生命周期碳足跡研究,建設鋼鐵產品全生命周期數據庫。
(四)錨定目標,立足發展
企業是落實低碳發展的主體,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鋼鐵企業更是責任重大。一是建議企業用好“C+4E”目標體系框架,以提高碳生產率為核心,摸清存量,明確增量,用好潛量,制定科學合理的低碳發展規劃,以積極的態度迎接低碳發展新階段。二是高度重視新理念、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勇于嘗試、大膽創新,打造具有企業特色的技術工藝路線,在低碳競爭新格局中確立領先地位。三是運用數字化手段,建設數字化低碳平臺,做好碳交易和碳資產管理,同時結合超低排放改造,創建數字化協同減污降碳的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