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微信、QQ、釘釘等軟件的普遍推廣,著實讓民眾領略到了“速度”的全新體驗。對企業而言,在對高效率生產追求的同時,安全管理工作作為企業發展基石,更需要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走好每一步。我們在合理利用信息群傳遞安全指令時,更應該注重現場安全確認,以“一項都不能少”的態度嚴防安全事故藩籬,構筑安全防范壁壘,既要在安全機制中不斷完善更新,又要在信息傳遞中抽絲剝繭,形成安全管理“雙保險”功效。
首先,在單位安全管理系統中要嚴防指令“一發了之”現象。要建立“誰發指令誰監督、誰復核”的正確導向,一些落實具體責任人的單位和個人,要對指令進行“認領”,堅決杜絕以“猜”的方式在群組中長時間“觀望”,致使工作延誤,造成更大事故因素積累。另外,指令發出人員也要注意分清事件大小,精益化修剪言論言辭,所發重要事件指令必須具備時間、地點、責任人等相關基本要素,摒除“復制”“粘貼”“轉發”等習慣性操作,要讓級與級之間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其次,一些重點安全施工作業要建立專項管理群,進行專人管理。比如大型施工吊裝作業、煤氣檢測作業、高空作業等危險性較大的現場作業,在合理利用群消息傳達指令的同時,依然要遵循非常規作業管理制度,既要以制度辦事,又要將“指令”推進情況隨時經過現場確認后在群里通報,對于指令延誤點要勤于梳理,找準癥結點,及時打通堵塞脈絡,切實推進事件進展。不僅如此,像類似于該重點作業群,在建群拉人的同時,也要注重人員選用問題,以選定重點負責人即可,避免“一把抓”的亂象。
再其次,筆者提倡基層安全管理工作要將“面對面”指令發布作為重點溝通交流方式,對于群消息則可將其作為輔助,要將兩者的意義區分開。這是因為基層崗位隱患的不確定性遠遠高于管理層,人員在集中精力全力應付班組工作的同時也許會為了群消息而走神;同時各類群消息的連番轟炸容易造成人員精神“疲勞”。值得取審是,“面對面”溝通交流更容易增加人員親和力,以及及時了解各級安全運行狀態,更讓班組治理達到“望聞問切”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