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創新為引領,做好轉型“基本功”
2021年,建龍北滿特鋼各項經濟指標再次攀升,總產值同比增長33.8%,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6%,上繳稅金同比增長142.4%。
一年來,建龍北滿特鋼的產品出口量與日俱增,同比增長95.1%。其中,核心品種礦山鋼銷量完成突破,出口量居行業第一名,在市場需求下降的情況下逆勢增長11.7%,調質材銷量增長318.1%。
與此同時,該公司軸承鋼、汽車鋼、中高端冷鐓鋼等50項新產品開發取得重大突破;軸承鋼、汽車鋼、船用鋼、風電圓坯等8項產品及供應商獲得準入資格;《超潔凈高均質軸承鋼生產關鍵技術開發與應用》項目獲得冶金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年度參加標準修訂4項,其中行業標準修訂1項、團體標準修訂3項,其中乘用車發動機脹斷連桿毛坯技術條件第1部分已發布;獲得專利授權43項,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4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29項,企業技術中心升級為國家級技術中心。
以數字化為抓手,實現“智造”
建龍北滿特鋼通過多維度推進智能制造項目建設,數智化轉型初顯成效,夯實“智”造美好企業根基。
該公司通過5G+基礎系統建設,借助工業互聯網進行基礎系統建設,提高了網絡覆蓋率,實現數據采集,橫向和縱向打通了各工序間的信息接口。建龍北滿特鋼的數據平臺建設利用大數據分析應用,實現數據共享,能夠提前進行缺陷預警。
在智能設備應用方面,建龍北滿特鋼以“降低勞動強度、保障設備穩定、促進安全生產”為目標,實現基礎設備、生產操作的智能化。借助數采平臺及先進的控制手段,實現站所集中控制的項目建設將以工業互聯網進行基礎系統建設,實現數據采集,橫向和縱向打通各工序間的信息接口,利用大數據分析應用,實現數據共享,提前進行缺陷預警,并以“降低勞動強度、保障設備穩定、促進安全生產”為目標,實現基礎設備、生產操作的智能化,逐步打造成具有現代科技感的數智化企業。
以綠色化為引擎,提升廠區“顏值”
在碳達峰、碳中和的總體目標下,建龍北滿特鋼先后完成了3臺精煉爐除塵改造以及25300m³/h制氧機組噪聲超標治理工作,有效解決了煙塵排放問題,使廠區內的噪聲排放達到標準;投資3.4億元建設的265㎡燒結機節能環保升級改造項目,使各排放口污染物排放濃度均低于國家排放標準;鋼渣處理生產線提檔升級,將鋼渣處理后的產品應用到該公司生產的各個環節當中,真正實現了固廢可循環利用,將固廢資源“吃干榨凈”;占地1.7平方千米的35MW余熱余氣綜合利用自備發電項目投產后,發電量可達2億度/年,可減少碳排放約15萬噸/年,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打造花園式工廠是建龍北滿特鋼追求的目標。該公司不斷改進廠容廠貌,相繼投入綠化資金210余萬元,精心栽植了適宜北方溫度、濕度的四季錦帶、紫葉稠李、繡線菊、四季玫瑰、波斯菊等各類花卉、樹木18個品種共計29萬余株/棵,新增廠區綠化種植面積22萬余平方米,不斷刷新了十里鋼城的“顏值”,為員工提供了更加健康、舒心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一幅幅天藍、地綠、人和的美好企業景象在這里不斷呈現。
與相關方攜手繪就美好企業藍圖
建龍北滿特鋼積極踐行“共創、共享、共贏”的美好企業建設理念,與員工、客戶、合作伙伴及社會等利益相關方的相處更加和諧健康,美好企業的藍圖由各層面共同繪就。
企業以員工為中心,建立健全多層次、多類型的人才培養體系,通過優化隊伍結構、健全培訓體系、搭建晉升平臺、完善評價激勵體系、開展專業評聘等方法,打通了專業人員晉升通道,打造主管、專業、基層三大優質隊伍,為公司高質量發展輸送各類人才。
在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同時,該公司持續提升對員工的關愛水平。該公司愛心基金精準幫扶56個員工家庭,本著優惠、實惠、福惠的原則傾力打造惠民之家,大力推動“六個滿意工程”、全員體檢、節日福利、豐富員工業余文化生活等工作,極大地提升了員工們的獲得感、幸福感、歸屬感,共享企業發展帶來的成果。
為與各方面的客戶、合作伙伴、社會利益相關方等實現共贏,建龍北滿特鋼從客戶選擇、開發、維護、延伸、提升等不同維度,不斷推動與高端供應商、戰略客戶、科研院所的合作,探索合作分享的體制機制,以客戶為中心,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提升客戶滿意度和美譽度,建立開放協同、利益共享的產業生態圈,實現與客戶、合作伙伴共建共贏的“價值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