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小采購半徑、降低火車運輸保險保價費、釩鈦礦物流優化……今年以來,攀鋼在物流優化上推行一系列超常規舉措,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一季度,物流優化項目實現降本創效8410萬元,經營創效697萬元。
遠離市場,物流成本高是制約攀鋼發展的因素之一。為破解這一難題,今年初,攀鋼成立了物流優化工作組,在集團層面設置6個物流優化項目,子、分公司設置81個物流優化項目,旨在進一步優化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實現物流經營創效。
為實現物流成本的最優化,攀鋼加大周邊地區煤炭、礦石等大宗原燃料的采購力度,縮小采購半徑,降低采購成本。其中,攀成鋼昌都礦采購比例下降4.6%,有效降低了采購成本。開展鐵鋼界面優化工作,推動鐵水一罐制項目,實施鐵鋼界面時間優化,縮短鐵水運輸到煉鋼的時間,控制溫降,降低能耗。3月份,西昌鋼釩節約熱周轉時間4分鐘,噸鐵成本降低2元。加強與鐵路部門的溝通交流,從1月1日起按照保額在2013年的基礎上下降10%的標準收取保險保價費,4月20日起再次調整保險保價費用標準后,攀鋼釩、西昌鋼釩平均保險保價費再次降低。
不僅如此,攀鋼還按照白馬球團礦火車運輸比例不低于70%的標準,開展釩鈦礦物流優化,降低運費;攀鋼釩、礦業公司、攀長特等單位開展鐵路專線經營,實現了社會化經營創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