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國再生資源回收規模略有下降,回收總額約9400億元。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塑料、廢紙等10類主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量達3.8億噸,主要品類回收總額約9000億元。
新的增長點不多,產廢單位開始內循環,稅收政策沒有徹底解決企業稅負問題,地方財政收緊等多重壓力為行業帶來了新的挑戰。
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潘永剛說,我們更應該看到黨的二十大提出要建立包括固體廢物在內的全部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建立節約集約的發展方式;工信部門主導的主要品種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條件范圍逐步擴大,對于傳統的集散市場、小散亂的加工場所提升改造已經開始,逐步與新型城鎮化的發展相適應等諸多城鄉綠色發展新機遇。
業內人士認為,國家對再生資源高度重視,相關產業政策、金融政策越來越完善,規范企業的發展將更加通暢。固廢法關于一般工業固廢處置利用提出建立臺賬管理,有價值的固廢回收利用更加規范,有條件有能力的再生資源回收企業的優勢愈發明顯,法制化推動下的產業綠色和規范發展新趨勢也將為相關企業帶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專家提出,資源循環利用行業綠色、科技動能轉換趨勢明顯,四項新動能值得企業關注:一是與時尚相融合,綠色再生循環將成為國際時尚品牌的主打;二是與產品革新與綠色消費相促進,消費者綠色消費意愿增強;三是行業科技創新動力轉換明顯,高值化利用大有可為;四是產業鏈縱向一體化趨勢凸顯,從“前端”到“末端”的延伸或成為企業新的增長點。
對于行業未來發展方向,潘永剛提出構建以綠色分揀中心為關鍵節點的回收體系、爭取各類技術規范的準入和門檻、與大型產廢單位直接實現產業鏈對接、發揮優勢與龍頭企業合作共贏、參與地方垃圾分類的資源化利用等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相關負責人在會議上介紹說,工業和信息化部將認真落實《“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聚焦一項行動、構建兩大體系、推動六個轉型、實施八大工程,要按照《關于加快推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的實施方案》部署,大力推進再生資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要推進再生資源規范化利用,在廢鋼、廢塑料、廢紙、廢輪胎、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電池等行業持續實施行業規范管理;二是提升再生資源利用的價值,著力延伸再生資源精深加工產業鏈條;三是完善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強化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四是探索新興固廢綜合利用途徑,推動廢舊光伏組件、風機葉片等新興固廢綜合利用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應用;五是強化技術創新引領,突破再生資源高效高值利用共性關鍵技術和大型成套設備,動態發布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先進適用的技術目錄,加快先進技術設備推廣應用。
國家發展改革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處長程慧強表示,接下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注重統籌謀劃,做好上下聯動,穩步推進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建設工作,在持續構建資源循環型產業體系、加快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規范塑料廢棄物整體回收利用、加強農林廢棄物利用、建立健全廢舊汽車治理機制、統籌節能降碳與回收利用、加強法規政策保障、做好政策解讀宣傳工作等八個方面力爭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