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來,按照“關鍵設備及核心技術自主掌控”原則,設備體系以“維護工程師”為核心,分層分類設計“三個一體化”維修保障模式。原則上,主、重要作業線的關鍵設備、高風險設備及智能裝備等堅持“操維一體”自主維護;主、重要作業線的一般設備、輔助作業線的關鍵設備等采用“檢維一體”模式;輔助作業線的一般設備、通用類專業設備(環境除塵、風機等)采用“檢修一體”專業維護總包模式。以84個“操維、檢維、檢修”一體化項目為載體,推動生產、設備、協力及平臺全要素資源高效互聯互通。截至2023年4月底,寶山基地10大示范項目全口徑綜合勞動效率提升26.9%,設備故障停機時間下降59%;59個“操維一體”項目(第三步)完成率達到100%,全口徑綜合勞動效率提升20.7%;25個“檢修、檢維一體化”項目較變革前同口徑維修費用協同降本近三千萬元。
2023年,根據“穩中求進、能力先行、機制創新、共建共享”指導思想,按照“方向堅定不移,執行動態調優”工作要求,設備部全體系提高政治站位,積極響應公司“戰危機、創一流”的號召,設備部領導帶隊,組織赴煉鐵廠、煉鋼廠、冷軋廠等8個廠部進行變革調研、支撐與輔導,重點從以下五個方面密集發力,推動設備體系變革進入“快車道”。
依托智慧制造技術發展,生產操作日趨自動化、少人化、無人化,對設備維護的要求越來越高,全員“懂、用、維”設備成為必然趨勢。通過59個“操維一體”項目推進,促進“少人化”后生產人員轉型發展,使其具備“輕維保”作業能力,切實筑牢設備維保“第一道防線”。以“維護工程師”為核心的日班維保力量,更加專注于關鍵設備、智能裝備中定量的、精密性等技術含量較高的檢查內容,并對接遠程智能運維平臺,有效覆蓋“中、重維保”業務,真正構建“全員、全系統、全效率、全天候”的生產維修保障體系。
根據公司基層組織變革及“操維一體”工作部署,寶山基地87%的點檢作業區已劃轉至生產單元。為了有效抵御體制“斷點”后設備專業管理可能弱化的風險,設備部牽頭制定進一步強化設備專業管控機制的措施,推進各廠部設備室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加大設備專業指標分解、核心業務監管、評價力度,建立健全直接面向生產單元的“穿透式”設備專業管控機制。
維護工程師是“三個一體化”的核心,是最專業的設備維保力量,承擔了設備管理、技術、維護3大類18項管理職責。從傳統點檢向維護工程師跨越,亟需完成心態、職責、能力的“三大轉變”。建立健全維護工程師人員選拔、資質認證、崗位聘用、過程履職、績效評價及崗位退出的一生管控機制,打造滿足設備體系發展要求的高質量專業維保團隊。目前,寶山基地組織完成七期維護工程師認證培訓,累計433人通過認證考核,通過率30%,71人聘為維護工程師。
新型設備體系運行框架下,對于運行維護師的“設備維護、生產操作”、檢維員的“點檢、檢修”等復合型作業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點帶線、以線帶面,通過崗位帶教、跟班實操及實戰演練等方式,有效提升生產人員“輕維保”作業能力。嚴格人員上崗能力考核、測評,充分激發出員工的自豪感、使命感,自動自發地做到“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如,冷軋廠建立電氣專業實訓室,加速提升生產人員“輕維保”實操技能。運輸部頒發《操維人員設備技能提升激勵實施辦法》,激勵員工能力提升,累計激勵116人次、19.1萬元。目前,寶山基地1105名生產人員取得專職點檢資質,763人完成崗位帶教,223人完成上崗應知應會測評,81人聘為翻班運行維護師。
設備部堅定不移地深化檢修“常駐+拉動”管理模式,組織各廠部深度管控常駐隊伍,加大協同培訓力度。有效拓展常駐人員的設備巡檢、設備隱患排查、設備見本色等職責,績效與機組狀態直接掛鉤。組織梳理零星設備的加工制作業務,由常駐人員承接,使其工作負荷更加飽滿均衡。“檢維一體”以深度融合點檢、檢修、運搶業務,提高檢維員自力檢修為重點,持續創造檢維一體化協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