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上周五(6月20日)從鄭商所舉辦的鐵合金期貨合約規則論證會上了解到,鄭商所在前期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當前正就鐵合金期貨合約以及相關交割、倉單和風控等業務細則向市場各界廣泛征求意見。
鄭商所相關負責人在會上表示,交易所將力爭讓鐵合金期貨合約及業務細則符合市場發展主流方向,方便市場各方參與,推進順利的話,最先推出的硅鐵和錳硅期貨品種有望在年內上市交易。
當日的規則論證會重點對硅鐵、錳硅期貨合約及規則的要點進行了討論。生產廠商、貿易企業、質檢機構、鋼廠以及期貨公司、投資公司等機構的代表從不同角度推出了意見和建議。
據了解,鐵合金位在鋼鐵產業鏈的中游,鐵合金期貨的上市將完善鋼鐵產業鏈期貨品種序列,有利于形成鐵合金權威價格,為相關企業生產經營提供價格指導。此外,上市鐵合金期貨還可以為相關企業提供規避風險的渠道和銷售渠道,幫助企業做大做強,提高產業集中度,更重要的是可以與我國鐵合金生產與消費大國地位相匹配,有利于在我國形成鐵合金國際定價中心。
參加論證會的現貨企業代表向期貨日報記者介紹說,我國鐵合金現貨市場高度市場化,不存在價格管制等現象,同時市場貿易順暢,貨流充足,主流品種也比較單一,易于標準化和檢驗,易于存儲和運輸。當前國內硅鐵市值約在370億元,錳硅市值約在760億元,兩者價格波動均比較大,產業鏈上的企業迫切需要通過期貨市場避險。
青海福鑫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論證的硅鐵、錳硅期貨合約及規則符合現貨市場實際,代表了市場發展趨勢。
“我們對鐵合金期貨的推出期望很高,在整個現貨行業日益低迷之際,企業獲利空間很小,而且高度的市場化也要求企業必須利用避險市場工具來穩定生產。”寶鋼資源有限公司合金業務副總經理張勇說。
新湖期貨董事長馬文勝認為,硅鐵尤其是錳硅的標準化程度高,便于融資,推出期貨品種后未來還有很多其他的發展空間和領域待拓展。